发布时间:2018-07-04 08:26:48
中医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那么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 阳虚型治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益气养血。
方用益气温经汤加减。药用黄芪、桂枝、防风、当归、茯苓、防己、茜草、寄生、独活、莪术、元胡、炒白术、秦艽草等。
【2】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益肝肾、通经络。
方用滋阴除痹汤加减。药用党参、生地、沙参、当归、赤白芍、郁金、银柴胡、知母、茯苓、牛膝、寄生、秦艽、独活、茜草、甘草。
【3】虚寒型宜温肾祛寒,佐以活血止痛。
方用乌头汤加减。药用制川草乌、炙甘草各10g,红花、狗脊、石楠藤各12g,当归15g,熟地30g。
【4】湿热型宜清热健脾利湿,佐以祛风止痛。
方用二妙散加味。药用黄柏、苍术、寄生、甘草各10g,防己、秦艽、狗脊、石楠藤各12g,徐长卿20g。
【5】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温通经脉 、祛风止痛。
方用活络效灵丹加味。药用丹参、熟地各30g,当归、续断各15g,鸡血藤20g,乳香没药、露蜂房、地龙、桂枝、独活、桑寄生、炙甘草各10g。
【6】寒湿型治宜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宣痹止痛为主。
采用蠲痹汤I号方。药用生川草乌、甘草、黄芪、姜黄、羌活、独活、木瓜、牛膝各10g,通草9g,僵蚕8g。
【7】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宣痹止痛。
采用蠲痹汤Ⅱ号方,药用黄柏、天竹黄、片姜黄、秦艽、桑枝、元胡各15g,乌蛇、莶草、木瓜、牛膝各10g,通草9g,僵蚕8g。
【8】肝肾亏损型治宜养血、益肾壮督、剔邪蠲痹。
采用蠲痹汤Ⅲ号方。药用白蒺藜、枸杞、当归、仙灵脾各12g,狗脊、鹿衔草、僵蚕各15g,全蝎、蜈蚣、白花蛇、三七各8g,制马钱子0.5g。
【9】肾虚夹邪型宜益肾壮督、蠲痹祛邪、通络止痛。
拟蠲痹汤Ⅳ号方,药用熟地、当归、仙茅、仙灵脾、鹿衔草、寄生、续断各15g,姜黄、羌独活各12g,秦艽、僵蚕、白花蛇各10g,制马钱子0.5g。
【10】肾虚夹瘀型治宜益肾壮阳、活血通络蠲痹。
采用蠲痹汤Ⅴ号方。药用仙灵脾、仙茅、巴戟天、鹿衔草各15g,三七、全蝎各8g。
【11】湿热型以忍冬藤30g、黄柏15g、苍术25g、威灵仙15g、当归30g、甘草10g加减。
【12】寒湿型用桂枝15g、川乌10g、细辛15g、苍术25g、甘草10g、当归30g加减。
【13】扶正固本、温阳补气、化痰通痹,方以阳和汤、真武汤合方化裁。
【14】肝肾阴虚型宜滋肾柔肝、健脾补血、活血化瘀、搜风通痹,以左归饮、二至丸、当归补血汤合方化裁。
【15】寒湿型宜温经助阳、搜风散寒、健脾利湿、化痰饮、活血通痹,以甘草附子汤、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合方化裁。
【16】风胜型宜搜风补血、活血化瘀止痛、益肾壮骨,以羌活胜湿汤化裁。
【17】痰瘀痹阻型宜扶正固本、软坚散结、搜风化痰、活血化瘀通痹,以大活络丹化裁。
【18】寒热错杂型宜清上焦火、温下焦寒及不忘搜风、活血、利湿,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清心莲子饮合方化裁。
1、初期症状
对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关节病变表现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1)骶髂关节炎 约90%AS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无阳性体征,伸直抬腿试验阴性。但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无骶髂关节炎症状,仅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改变。约3%AS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几乎脊柱全段同时受累。
(2)腰椎病变 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背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体检可发现腰椎脊突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有腰肌萎缩。
(3)胸椎病变 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体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间关节受累时,则呈束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严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气状态,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辅助。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4)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病变进展可发展至颈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严重者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块地面,不能抬头平视。
(5)周围关节病变 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一般多发生于大关节,下肢多于上肢。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均受限。侵犯膝关节时则关节呈代偿性弯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为困难。极少侵犯肘、腕和足部关节。
此外,耻骨联合亦可受累,骨盆上缘、坐骨结节、股骨大粗隆及足跟部可有骨炎症状,早期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围关节炎可发生在脊柱炎之前或以后,局部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不易区别,但遗留畸形者较少。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于临床怀疑而X线不能确诊者,可以行CT检查,它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对于测定关节间隙有无增宽、狭窄、强直或部分强直有独到之处。
2、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研究者认为,MRI和SPECT闪烁造影骶髂关节拍片,非常有助于极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这个角度看明显优于普通X线,但费用昂贵,不提倡作为常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稍增加,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血沉可增快,但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不大,而C反应蛋白则较有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α1和γ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约50%病人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也常升高。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虽然90%~95%以上AS病人HL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HLA-B27来诊断AS,HLA-B27不作常规检查。
4、X线检查
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
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1、腰骶关节劳损
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骨关节炎
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AS易混淆。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3、Forestier病(老年性关节强直性骨肥厚)
脊椎亦发生连续性骨赘,类似AS的脊椎竹节样变,但骶髂关节正常,椎间小关节不受侵犯。
4、结核性脊椎炎
临床症状如脊椎疼痛、压痛、僵硬、肌肉萎缩、驼背畸形、发热、血沉快等与AS相似,但X线检查可资鉴别。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疡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5、类风湿关节炎
现已确认AS不是RA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RA女性多见,通常先侵犯手足小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骶髂关节一般不受累,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RF常阳性,HLA-B27抗原常阴性。
6、肠病性关节病
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或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Whipple)都可发生脊柱炎,且肠病性关节病受累关节和X线改变与AS相似而不易区别,因此需要寻找肠道症状和体征,以资鉴别。溃疡性结肠炎有结肠黏膜溃疡、水肿及血性腹泻。Crohn病有腹痛、营养障碍及瘘管形成。Whipple病有脂肪泻,急剧消瘦等。这些都有助于原发性疾病的诊断。肠病性关节病HLA-B27阳性率低,Crohn病病人肠灌注液IgG增高,而AS病人肠灌液中IgG基本正常。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heberden结节是一个常见的疾病,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但是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竞争激烈,升职压力大等让人们每天不得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坐办公室的白领,长时间保持一种工作姿势,时间长了就会患上很多疾病,不但伤害身体,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比如滑膜炎和腱鞘炎,那么滑膜炎和腱鞘炎一样吗?
大家或许对于漏斗胸这种疾病并不陌生,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其实这种病多发于15岁以下儿童,成年人或老年人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如果是小孩的话还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但是如果是骨骼已经成型的则一般要通过手术才能治愈,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漏斗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