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6 08:54:07
1、降压药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降压治疗原则与非尿毒症患者大致相同,但在药物选择方面可能有所差异。
如水负荷多的患者选用利尿药控制血压时,常推荐使用襻利尿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GFR)<30 ml/分钟时,噻嗪类利尿药通常无法发挥作用;同时还应避免使用保钾利尿药,以防患者出现高钾血症。
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是肾内科患者最常选用的降压药物。
除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外,多数ACEI类药物均经肾脏排泄,故ACEI 类药物的初始降压治疗通常从小剂量开始,对于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的患者,还需严密观察可能引起的高钾血症、血肌酐升高等不良反应。
2、降糖药
(1)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肾功衰竭时应慎重应用胰岛素和某些口服降糖药,因为此时使用上述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可能出现蓄积,引起低血糖反应或乳酸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2)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胰岛素用量一般应减量1/4-1/3,并注意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量。
(3)磺脲类药物需在肝代谢为活性或非活性代谢产物,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衰竭时易造成药物蓄积,导致严重低血糖。
(4)二甲双胍主要在肾脏清除,代谢甚少,在肾功能衰竭时可蓄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因此慎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
(5)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比较安全。
3、抗生素类
各种抗生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时的剂量调整方案不同,可大致分为以下3类。
(1)不必调整剂量者
如青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红霉素、氧哌嗪青霉素以及异烟肼等。其中,强力霉素在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大部分由肠道排出,利福平和异烟肼在肾功能衰竭时不发生体内蓄积,而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肾功能衰竭时,血浆半衰期仅稍延长,因此均无需减量。
(2)需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者
如林可霉素、两性霉素B、甲硝唑、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多黏菌素类、乙胺丁醇、诺氟沙星以及万古霉素等。
(3)不用或尽量避免使用者
如四环素类、磺胺类、呋喃类、奈啶酸类以及头孢噻啶等。
4、消化系统用药
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发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反之此时应用某些胃肠道用药常引发不良反应。
H2受体拮抗剂主要经肾排泄,尤其是西咪替丁可使血肌酐假性升高,肾功能衰竭时需注意调整剂量。
虽然大部分胃动力药和止吐药在肾功能衰竭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但由于甲氧氯普胺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故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时应减量使用。
另外,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此时应根据肾功能水平调整抗痛风药的剂量。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秋水仙碱可引起肌痛和多发性神经病变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期:
第一期
肾功能储备代偿期。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第二期
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第三期
肾功能衰竭期。肾脏功能已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第四期
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在肾功能不全的早期,临床上仅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并出现相应症状:
一、胃肠道表现 是尿毒症中最早和最常出现的症状。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主诉,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粘膜溃烂,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等。
二、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可有四肢发麻、手足灼痛和皮肤痒感,甚至下肢痒痛难忍,须经常移动、不能休止等,晚期可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惊厥、昏迷。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常有血压升高,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左心室肥厚扩大、心肌损害、心力衰竭,潴留的毒性物质会引起心肌损害,发生尿毒症性心包炎。
四、造血系统表现 贫血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除贫血外尚有容易出血,如皮下瘀斑、鼻衄、牙龈出血、黑便等。
五、呼吸系统表现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代谢产物的潴留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六、皮肤表现 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
七、代谢性酸中毒
八、脱水或水肿
九、电解质平衡紊乱
(1)低钠血症和钠潴留
(2)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十、代谢紊乱 患者多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和消瘦,此外尿毒症病人常有高脂血症。
肾功能不全分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和慢性肾功能不全(CRF)。
ARF的病因分为肾前,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氮质血症约占ARF病因的50%~80%;肾灌注不足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外液丢失或心血管疾病;肾性急性肾小球血管性和小管间质性肾病的肾性病因,如恶性高血压,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细菌感染,药物反应及代谢疾患(如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肾后性氮质血症约占5%~10%;泌尿系统排尿和集合部分的各种梗阻是其原因。很多ARF病人可发现有不只一个病因。引发ARF与维持ARF的因素可能不同。急性肾功能衰竭90%以上能恢复的。
慢性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所有进展性肾疾病的最终结局,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其常见的病因主要有:
①慢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②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③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④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⑤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⑥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⑦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⑧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另外,大约有6%―9%的患者病因难以确定。
乙肝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导致疾病恶化,严重的还会危机到患者朋友们的生命,所以说患有乙肝要尽快治疗,由于乙肝由有传染性,所以患者朋友总是担心会传染给自己的家人,那么乙肝会不会传染家人呢?
什么疾病让你苦不堪言?我想痛风应该最有发言权,当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发作时关节会有疼痛感觉,而且还容易引起肾脏的并发症,这种疾病治疗只是其一,饮食的选择才是重中之重!
现在患有乙肝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一些潜在的乙肝“后备军”。因此,他们需要定期的进行乙肝检查,这样才能让乙肝病毒“现身”。那么,乙肝检查结果你会看吗?下面专家就教你下吧。
肝病是一种对患者影响很大的疾病,但是患上肝病的人还是在逐渐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肝病的不了解,不知道肝病的症状都有什么,所以总是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专家对于肝病的症状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