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3 06:25:20
1、急迫性尿失禁 这种类型的尿失禁包括膀胱不稳定,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痉挛和神经源性膀胱(未抑制膀胱)。尿失禁与逼尿肌收缩未被控制有关。
未能抑制逼尿肌收缩的原因有妨碍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如脑血管意外、脑瘤、痴呆、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或脊髓损伤。尿路感染、粪便嵌顿、前列腺增生症、子宫脱垂和膀胱癌等引起的膀胱或尿道局部炎症或激惹也可产生膀胱功能失调。不良的排尿习惯如频繁排尿可引起不稳定膀胱,反复的低容量排尿使膀胱不能容纳正常量的尿液,出现尿频和尿急。典型的急迫性尿失禁发生在膀胱充盈度较高时。
2、压力性尿失禁 身体运作如咳嗽、喷嚏、颠簸或推举重物时腹内压急剧升高后发生不随意的尿液流出。无逼尿肌收缩时,膀胱内压升高超过尿道阻力时即发生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的缺陷在膀胱流出道(括约肌功能不全),致使尿道阻力不足以防止尿液漏出。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较为常见,在男性发生在尿路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后,较为少见。一般认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围产期造成的盆底支持组织损伤。尿液漏出的确切机制仍有争论。从解剖结构变化方面的解释,强调由于盆底组织过度牵拉或损伤使膀胱尿道锐角消失在发病中的作用。膀胱底与尿道呈正常的锐角时,体力活动期间能将压力同时传递到尿道和膀胱,因而,在膀胱内压增加时尿道压力也增加,防止尿液流出。当尿道失去支持,位置改变后,腹压急剧升高时压力传递到膀胱,而尿道压力无变化,导致尿失禁。以功能角度来解释压力性尿失禁者,认为是未能有意识控制盆底肌肉所致,也就是说在腹内压一过性升高时尿道远端括约肌没能收缩。绝经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常伴有萎缩性阴道炎。
3、充溢性尿失禁 当长期充盈的膀胱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即出现充溢性尿失禁。其原因可以是无张力(不能收缩)膀胱或膀胱流出道功能性或机械性梗阻。无张力膀胱常由脊髓创伤或糖尿病引起。老年病人膀胱流出道梗阻常由粪便嵌顿引起,便秘的病人约55.6%有尿失禁。流出道梗阻的其他原因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膀胱括约肌协调不能。个别病例属精神性尿潴留。
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卧床以纠正诱因。
阴道炎或尿道炎、急性尿路感染时用抗生素。停用或替换致尿失禁的药物,纠正代谢紊乱。一般措施有限制液体摄入(尤其是夜间),白天定时排尿,限制黄嘌呤如含黄嘌呤的咖啡或茶的摄入,注意会阴部卫生及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及局部皮肤感染。治疗尿失禁除药物疗法外,有些患者宜于手术治疗,如前列腺切除术,压力性尿失禁的修复术等,能收到较好效果。有些患者可用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或单纯的理疗。
1、急迫性尿失禁
对于未抑制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最常用的药物是抗胆碱能的溴丙胺太林,对逼尿肌的特异性较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作用时间比阿托品长。有青光眼患者禁用,冠心病或前列腺病患者慎用,有流出道梗阻时也应禁用
2、流出道功能不全
对于括约肌功能不全引起的尿失禁,去甲麻黄碱对中枢神经的刺激性较小,效果优于麻黄碱。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慎用。
3、无张力膀胱
对无张力膀胱最有效的药物是氯贝胆碱,本药物的特异性较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小,作用时间较乙酰胆碱长,对肌张力失代偿膀胱的效果优于神经源性无张力膀胱。用药应排除机械性梗阻病变。氯贝胆碱的不良反应主要限于胃肠道,但在哮喘患者禁用,冠心病及心动过缓患者慎用。
4、括约肌协同作用失调
神经源性、功能性或药物如氯贝胆碱原因引起的括约肌协同失调导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用α拮抗药降低括约肌张力,常用的酚苄明。其用小剂量时不良反应轻微,大剂量时见直立性低血压和反射性心动过速,但在老年人反射性心率增加的程度也有限。哌唑嗪也是有效的药物,对括约肌的选择性较强,有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更为适宜。
1、良好的心态。
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2、防止尿道感染。
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3、有规律的性生活。
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其它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该类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晨醒下床前和晚上就寝平卧后,各做45~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5、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1、牛奶、巧克力、柑、橘。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患者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百分之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
2、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患者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者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患者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说起骨质疏松相信朋友们都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种疾病的相关症状、病因、危害很多朋友都了解不多。来看看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什么呢?我们中医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老年期痴呆病人的典型症状是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伴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它包括西医的老年性痴呆、脑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对老年期痴呆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老年期痴呆的护理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痴呆病人的一般护理、饮食起居调理、情志调理及言语恢复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老年痴呆的护理能有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那么老年痴呆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肺结核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于一些容易感染上肺结核的人来说,平时生活中要以预防为主,肺结核是生活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生活中有些人群要很注意肺结核染上,那么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
俗话说“人老眼花”。此话不假,人到了中老年容易出现眼花。得了老花眼,选择一副合适的老花眼镜是必不可少的。其实,戴老花镜也大有学问,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不仅眼花状况得不到缓解,还会适得其反掩盖一些眼病。那么,配戴老花镜有哪些误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