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5 10:00:29
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pH值降低、BE(剩余碱)降低、SB(标准碳酸氢根)降低。
(2)血、尿中甲醇和甲酸浓度增高。潜伏期内血甲醇超过1.6mmol/L(5mg/d1),血甲酸超过7.6mg/dl,尿甲酸超过200mg/d1,对诊断有价值。
(3)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对诊断视神经早期损伤有帮助。
(4)严重中毒者颅脑CT检查可见白质和基底节密度减低及豆状核病变。
(5)心电图可见ST-T改变、室性期前收缩等。另外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肝、肾功能异常,个别患者可见肌红蛋白尿。
诊断鉴别
甲醇中毒主要见于大量吸入甲醇蒸气或误作乙醇饮入所致。潜伏期8~36h。中毒早期呈酒醉状态,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和失眠。严重时谵妄、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死亡。双眼可有疼痛、复视,甚至失明。眼底检查视网膜充血、出血、视神经乳头苍白及视神经萎缩等。血液中甲醇、甲酸增高,个别有肝、肾损害。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气分析可见pH降低、SB减少及BE负值增加等指标的改变。慢性中毒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以及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甲醇中毒的治疗包括清除毒物、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特效解毒剂和血液透析治疗,下面主要对后三者进行探讨。代谢性酸中毒的程度决定甲醇中毒的严重性和预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减少甲酸/甲酸盐的比例;促进甲酸的排泄(酸中毒时甲酸经肾排泄减少);减轻甲酸毒性、改善预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措施包括应用碳酸氢钠和血液透析。
乙醇
乙醇从1940年乙醇就用于治疗甲醇中毒,是传统解毒剂。乙醇分布容积为0.6-0.7 L/kg,90%-98%在肝脏代谢,与乙醇脱氢酶的亲和力约是甲醇的10倍,通过与甲醇竞争乙醇脱氢酶的位点而抑制甲醇代谢为甲酸。推荐的乙醇用法,血清乙醇有效治疗浓度为1000-1500 mg/L,应1-2 h监测一次。乙醇的副作用有低血糖、静脉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充血、消化道损害等。
甲吡唑
甲吡唑从1981年就开始应用于甲醇和乙二醇中毒的治疗,目前国内还没有上市。甲吡唑口服吸收迅速,分布容积为0.6-1.0 L/kg;蛋白结合率低,97%在肝脏代谢,可被透析清除。甲吡唑是乙醇脱氢酶抑制剂,抑制甲醇代谢为甲酸,它与乙醇脱氢酶的亲和力是乙醇的500-1000倍。动物试验和人类研究均表明血清甲吡唑浓度大于0.8 mg/L可持续抑制乙醇脱氢酶活性。Brent等研究表明甲吡唑静脉负荷量为15 mg/kg,随后每12 h给予10mg/kg共4次,之后每12 h静脉注射15 mg/kg产生的血药浓度大于0.8 mg/L。美国最近两个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实了甲吡唑治疗甲醇中毒是有效的。甲吡唑价格昂贵,但给药方便,与乙醇脱氢酶的亲和力远大于乙醇,药效较持久,不需要监测血药浓度,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嗜酒者亦不需要调整剂量;副作用少(轻度的恶心、头痛、头晕等)。
乙醇与甲吡唑
乙醇与甲吡唑的治疗指征:乙醇或甲吡唑治疗甲醇中毒的指证为:(1)血清甲醇浓度>200 mg/L;或(2)明确的近期摄人中毒量甲醇病史且Om-Oc>10 mOsm/kgH2O;或(3)病史或临床高度怀疑甲醇中毒且下面三项中至少符合两项:动脉血PHM-Oc>10 mOsm/kgH2O停用乙醇或甲吡唑指征为甲醇浓度小于200 mg/L且代谢性性酸中毒和渗透压异常已纠正。
甲酰四氢叶酸
动物实验和人肝细胞体外研究发现甲酰四氢叶酸能促进甲酸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推荐用法为每4 h静脉注射50 mg,共5次,之后每天注射50 mg,直到甲醇和甲酸已被清除。血液透析是治疗甲醇中毒的重要方法,能有效清除甲醇和甲酸(两者相对分子质量小、易溶于水、不与蛋白质结合、透析易清除)、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Ramon和Rafael对7例甲醇中毒患者应用甲吡唑和血液透析(透析器为聚砜膜,面积为1.8 m2,血流量为250 ml/min)治疗,甲醇的平均透析清除率为222 ml/min,甲酸为225 ml/min。
血液透析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为7.25-7.30); (2)出现视力、眼底、精神异常;(3)积极支持治疗病情仍然继续恶化者;(4)。肾功能衰竭; (5)常规治疗不能纠正的电解质紊乱;(6)血清甲醇浓度大于500 mg/L。甲醇中毒的预后尤其是永久性视力损害或死亡与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及甲酸浓度有关,而不是血清甲醇浓度。由于乙醇副作用多、监测复杂,故在乙醇为解毒剂时仅血清甲醇浓度大于500 mg/L可作为透析指征;但在甲吡唑为解毒剂时仅血清甲醇浓度。
1、甲醇中毒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口吸取中毒患者,视病情采用催吐或洗胃。
2、重度中毒患者或血液甲醇浓度>15.6mmol/L或甲酸浓度>4.34mmol/L者应及早采用血液或腹膜透析,以清除已吸收的甲醇及其代谢产物。
3、纠正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及临床表现,及早给予碳酸氢钠溶液。
4、使用解毒剂:国外已普遍应用乙醇治疗口服甲醇中毒。乙醇可口服或将其混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10%浓度静脉滴注。在应用乙醇过程中,要经常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以调整乙醇剂量和进入速度,使血液中乙醇浓度维持在21.7~32.6mmol/L(1000~1500mg/L)。叶酸类和4-甲基吡唑(4-MP)在实验研究中证实有效,尚未用于临床。有人建议成人甲醇中毒可静脉注射叶酸50mg/次,每4h一次,连用几天。一般摄入4-MP20mg/kg后,可阻止甲醇代谢成甲酸。
5、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床旁应置有呼吸机,以备突发呼吸骤停时用;②积极防治脑水肿;③有意识模糊,蒙胧状态或嗜睡等轻度意识障碍者可给予纳咯酮;④有癫痫样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⑤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⑥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⑦用纱布或眼罩遮盖双眼,避免光线直接刺激。
急性中毒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眼郜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急性中毒主耍见于大量吸人甲醇蒸气或误作乙醇饮人所致。
一、潜伏期:8~36小时,亦有短至几十分钟,长至4天后发病者。同时摄入乙醇,可使潜伏期延长。
二、症状:中毒早期呈酒醉状态,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和失眠。严重时谵妄、意讽模糊、昏迷等,并可出现脑水肿、甚至死亡。双眼可有疼痛、复视,甚至失明。
三、辅助检查:眼底检查视网膜充血、出血、视神经乳头苍白及视神经萎缩等。血液中甲醇、甲酸增高,个别有肝、肾损害。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气分析可见pH降低、SB减少及BE负值增加等。
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可出现视月减退、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以及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血液甲醇和甲酸测定町帮助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诊断参见国家标准GBZ53_2002。
甲酸的眼毒性
甲酸特异性损害视乳头和视神经,导致视乳头水肿、视神经髓鞘破坏和视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畏光、重影、视野缺损,眼底检查为充血、视乳头水肿等。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治疗糖尿病有许多方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口服胰岛素,从而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款口服胰岛素的药物,这就是基因口服胰岛素二代。这款口服胰岛素由哪些原料构成?适合哪些人群?如何服用?服用之后会有哪些效果?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说明。
囊肿是一种可发生于人体表层和体内的一种液态化疾病,该病分为很多种类。病发原因多样比较难以根治,而了解囊肿是怎么形成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的防治此病。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那么多发性肌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请看下文。
发烧,也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当口腔温度高于37.5℃,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那么发烧对身体有好处吗?请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