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血肿引起的症状 开放性颅内血肿的并发症

发布时间:2018-10-11 09:24:37

一、开放性颅内血肿的病因

  1、外伤性颅内血肿均有程度不同及方式不一的外伤史。平时多为车祸撞击或坠落伤所致,亦可由爆炸、火器伤所引起,个别的慢性血肿无明显外伤史。受伤的方式与打击着力点和形成血肿的部位有密切的关系。减速性损伤,血肿可发生在损伤部位,也可发生在对冲部位;加速性损伤,血肿多发生在着力点部位。

  2、在正常状态下,颅腔容积等于颅内血容量、颅内脑脊液量和脑组织体积三者的总和。

  3、由于颅骨缺乏伸缩性和脑组织缺乏压缩性,故维持正常颅内压时,只有颅内血容量和脑脊液量的增减能起到代偿作用。在颅腔内血肿形成的早期,机体可借颅内血管反射性收缩,使颅内血容量减少,脑脊液产生速度减慢,脑室和脑池排空,脑脊液经蛛网膜下腔加快吸收等作用,以代偿颅内血肿所占的体积。但颅腔可供代偿的容积仅为8%~10%,当血肿进一步增大,超过代偿限度,即引起颅内压增高。

二、开放性颅内血肿的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头部外伤后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频繁时,应当考虑有颅内血肿的可能。

  (2)意识障碍进行性意识障碍为颅内血肿主要症状之一。颅内血肿出现的意识变化过程,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有密切关系。若原发性脑损伤较轻时,伤后无原发昏迷,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意识障碍(清醒一昏迷)。原发性脑损伤略重时,则常能见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若原发性脑损伤严重,则常表现为昏迷程度进行性加重(浅昏迷一深昏迷),或一度稍有好转以后又很快恶化(昏迷——好转——昏迷)。总之,原发性昏迷的长短取决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而继发性昏迷的迟早主要取决于血肿形成的速度。

  (3)瞳孔改变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达到一定程度,便可形成脑疝。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应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之一,系脑疝挤压脑干时,动眼神经受大脑后动脉压迫所致。单侧瞳孑L散大多出现在血肿的同侧,若继续发展,脑干受压更加严重,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则两侧瞳孔均散大,说明病情已进入垂危阶段。

  (4)生命体征变化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时,血压随之出现代偿性增高,脉搏徐缓、充实有力,呼吸减慢、加深,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常较早出现,颅后窝血肿时,则呼吸减慢较多见。

  (5)神经系统体征伤后立即出现的局灶症状和体征,系原发性脑损伤的表现。单纯硬脑膜外血肿,除非压迫脑功能区,早期较少出现体征。硬脑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立即出现偏瘫等征象,是因脑挫裂伤所致。当血肿增大引起小脑幕切迹疝时,则可出现对侧锥体束征。脑疝发展,脑干受压严重时导致去脑强直。

三、开放性颅内血肿的并发症


  头部外伤后,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常形成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来势最凶,但又往往延误诊断,伤员非死即残,因此,在意外事故日见增多的现实情况下,要学会识别颅内血肿。

  1、头部有外伤史:伤情可轻可重,有些伤势很重,但不一定有血肿,有的当时很轻,后来却形成较大血肿,因此只要有头部外伤,就要严密观察,二十小时内出现血肿机会最多,三天后才算比较放心。

  2、头痛、呕吐:是血肿形成增大,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头痛为胀痛,呕吐为喷射性,与饮食无关。

  3、烦躁或嗜睡:这对观察儿童伤情尤为重要,如果伤后由安静转为烦躁不安或嗜睡,唤醒后片刻又睡去,常意味着昏迷即将到来。

  4、意识障碍:多在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神志不清或朦胧,很快清醒后,没有任何症状,数小时后,又出现意识障碍不清,这种昏迷──中间清醒──二次昏迷的规律表现,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特征。也有无早期昏迷的,只有迟发昏迷者,不容忽视。

  5、定侧定位体征:一侧肢体无力、感觉迟钝、眼闭不严、嘴歪、以及癫痫发作等,可分析损伤或血肿的位置,家属发现这些早期表现对医生诊断大有帮助,因晚期已不明显。脑疝表现:如在昏迷加深时又出现瞳孔一侧大一侧小,或呼吸不规律,表明有脑疝形成,病人危在旦夕,必需立即手术救治。头部外伤后严密观察是头等重要的。发现颅内血肿,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如果误诊或没有及时治疗,后果就难以估量。

四、开放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1、硬脑膜外血肿

  (1)、手术治疗可根据CT所见采用骨瓣或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妥善止血。血肿清除后,如硬脑膜张力高或疑有硬膜下血肿时,应切开硬膜探查。对少数病情危急,来不及做CT等检查者,应直接手术钻孔探查,再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

  (2)、非手术治疗凡伤后无明显意识障碍,病情稳定,cT所示血肿量少于30rnl,中线结构移位小于1.0cm者,可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前提下,采用非手术治疗。

  硬脑膜外血肿在颅内血肿中疗效最好,目前死亡率已降至10%左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①、诊治延误,脑疝已久,脑干发生不可逆损害;

  ②、血肿清除不彻底或止血不善,术后再度形成血肿;

  ③、遗漏其他部位血肿;

  ④、并发严重脑损伤或其他合并伤。

  2、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原则与硬脑膜外血肿相仿。需要强调的是,硬脑膜外血肿多见于着力部位,而硬脑膜下血肿既可见于着力部位,也可见于对冲部位。所以,如果因病情危急或条件所限,术前未做cT确定血肿部位而只能施行探查时,着力部位和对冲部位均应钻孔,尤其是额、颞极及其底部,是硬脑膜下血肿的最常见部位。此外,此类血肿大多伴有脑挫裂伤,术后应加强相应的处理。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不如硬脑膜外血肿,因为前者大多伴有较严重的脑损伤。

投诉
大家都在看
脑梗是脑中风的一种吗 脑梗症状
脑梗是脑中风的一种吗 脑梗症状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本文以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为叙述重点,详细介绍脑梗死的相关问题。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引起脑鸣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脑鸣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引起脑鸣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脑鸣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脑鸣,在平时生活中都必须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那么,具体脑鸣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怎么治疗?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脑梗塞的病因是什么 脑梗塞怎么治
脑梗塞的病因是什么 脑梗塞怎么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栓塞。其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本文以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为叙述重点,详细介绍脑梗死的相关问题。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脑膜炎6大后遗症
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脑膜炎6大后遗症

脑膜炎基本可以治愈,但是,在治愈之后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脑膜炎后遗症比较多,要是不及时的注意,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成长。那么,脑膜炎后遗症有哪些呢?我们就来揭幕揭秘脑膜炎后遗症的6大症状,尽早治疗,尽早治愈。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