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8-10-15 07:33:07

一、小儿维生素D缺乏病因

  一、日光照射不足

  天然食物供应的维生素D是远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内生合成。一般情况下每日接受日光照射二小时以上,佝偻病的发病率则明显减少,但日光中的紫外线经常被尘埃、煤烟、衣服或普通玻璃所遮挡或吸收,影响其作用。地理环境(如雨雾多地区、北方地区)及季节(冬、春)与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量影响也很大。寒冷季节长,日照时间短,户外活动少的地区,小儿佝偻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二、维生素D及钙、磷摄入不足

  人体日常大约每日需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但婴儿每天从人乳、牛乳、蛋黄、肝等食物中得到的维生素D很小超过100IU,人乳中含维生素D0.4~10.0UI/d1,牛乳含0.3~4.0IU/d1,各类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也极少,远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因此必须于生后第二个月起另外添加维生素D,若未及时添加则很易造成不足。淀粉类食物含钙量不足,且含植酸较多,后者可与钙、磷结合成难溶性复合物而阻碍钙磷的吸收;牛乳中比例为1.2:1,不利于吸收(最适吸收比例为2:1),故人工喂养儿佝偻病发病率较高。

  三、维生素D及钙、磷吸收障碍

  小儿胆汁瘀积症、胆总管扩张、难治性腹泻、脂肪泻、慢性呼吸道感染,肠道脂质吸收障碍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

  四、其它

  1、肝和肾是活化维生素D的主要器官,有病时可直接影响维生素D的正常代谢,如婴儿肝炎综合征,肝内胆道闭锁等。

  2、抗癫痫药物能缩短维生素D半衰期,激发肝细胞微立体氧化酶系统,使各种类固醇激素分介代谢增强,25-(OH)D3分介代谢也增加,导致1,25(OH)2D3生成不足,肠道钙吸收障碍而引起佝偻病。

  3、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和钙、磷需要成正比,生长快,需要量大,相对供应不足;未成熟几体内维生素D及钙、磷贮存不足(胎儿钙贮备70-80%在胎龄28周后从母体获得),故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旱产儿,佝偻病发病率较其它小儿为多。极小未成熟儿由于维生素D需要量大,再加肾1-羟化酶活性障碍,佝偻病发病充满可高达59.2%,且往往用一般剂量维生素D3不能达到预防目的,需给予1a-OH-D3来预防和治疗。

二、小儿维生素D缺乏检查诊断

  一、有维生素D不足史,如日光曝晒不足史;膳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史,如以维生素D含量低的乳类为主食的婴儿;有因需要量增高而致维生素D相对不足史,如生长速度快的婴儿、早产儿;有维生素D吸收不良如胰、肠疾病,胆道和淋巴管梗阻史等。

  二、临床表现 初期常表现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

  1、非特异性症状 多发生在一岁以内婴儿,生后1个月即可发病。主要症状为烦躁不安、夜惊、夜啼和多汗,汗味特殊,常湿枕被,枕部脱发(枕秃)。病情发展,可见肌肉和肌腱松弛,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蛙腹),关节过度伸展,运动功能发展迟缓或倒退。也可见肝脾肿大、贫血,易患呼吸道感染者。

  2、骨骼改变体征 早期可见颅骨软化(<3个月的婴儿可为生理性),囱门大,颅缝增宽,边缘发软。7~8个月以上小儿可见出牙迟、方颅、鞍形颅或十字形颅;肋骨骺部膨大(串珠),肋骨受膈肌牵引形成肋软骨沟(郝氏沟),并可有肋骨下缘外翻;腕、踩部长骨骺端膨大(手镯征、脚镯征)。一岁以上小儿可出现囱门晚闭、鸡胸、漏斗胸,0型腿、x形腿、脊柱后突或侧突等。

三、维生素d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其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以及维生素d3。一般来讲,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而植物中是不含有维生素D的。

  1、维生素d能有效地稳定血清钙磷浓度。当血液中钙浓度低,甲状旁腺激素(PTH)就会分泌,并把它疏松到肾脏和骨细胞,从而调节血清钙磷浓度。

  2、维生素d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只要每天服用一次剂量的维生素d就能够将患乳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减少一半。另外,保持正常的维生素d值也能预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多发疾病。

  3、维生素d是一种固醇类衍生物,对抗佝偻病有明显的效果,因此也被叫做抗佝偻病维生素。钙是促使骨骼发育及血液凝固的必须元素,而维生素d则能够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还能够促进肾小管内磷的二次吸收,减少排尿对磷的流失;维生素d还与甲状腺激素等一起调节人体钙磷的代谢及平衡。

四、缺乏维生素D会有哪些危害

  经各部门研究证明,对于一些儿童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证明了这些儿童有可能会产生耳部感染急性化脓性耳炎的症状。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医学博士对116名患有急性中耳炎发作与复发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6个月监测;将儿童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服用1000IU的维生素D,另外一组每天服用空白剂,服用时间超过4个月。6个月内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发作,或在12个月内出现4次或4次以上的发作被定义为复发性疾病。

  许多专家研究后,与空白对照剂的儿童相比,复发性急性中耳炎(AOM)患者每天服用1000 IU的维生素D,复发的风险明显降低;并且在服用维生素D组中,无急性中耳炎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小很多。

  医者们在抗微生物制剂和化疗跨学科会议中经常会说到:“在大多数实践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并且具有复发性急性中耳炎的症状进行检查,对于那些血清中含有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的可以考虑作为治疗的方法。”

  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在2013年9月上旬发表的研究得出结论,所有2岁以下的急性中耳炎儿童应接受抗生素治疗,但是2013年2月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科医生,应遵循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仔细观察病人有无并发症。

  华盛顿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所医学博士克雷格·鲁本斯指出,了解有关的营养和学习传染的疾病如何影响也许对下一步为孩子准备营养和补充一些其它的元素有很大的作用。

投诉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