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0 09:01:05
在小婴儿,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发作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在小婴儿则可反复发作并呈自限过程。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一:婴幼儿不能自己述说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闹,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程度不等,重者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二: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一般可以自己表诉腹痛,腹痛部位以中腹部或脐周最多,因便秘诱发的肠痉挛往往表现为左下腹痛,但也有时腹痛难以定位。腹痛一般也为阵发性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三:大龄儿的腹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全身情况均较好。单纯肠痉挛在发作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常可自愈。
可根据肠痉挛的评分结果决定治疗。评分参照哭吵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哭吵的伴随症状、父母对孩子哭吵的看法。如果哭吵与肠痉挛有关,但哭吵不剧用第一、第二级治疗方案;如果是严重肠痉挛者,采用第三级治疗。
一、第一级治疗 给孩子以抚慰,摇动孩子,减低环境噪音,用热水袋捂婴儿腹部;对家长给予支持和关心;可服用中药或二甲基硅油。一些中药具有解痉作用,服用中药(洋甘菊、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组成的粉末)7天后,肠痉挛改善,但夜醒次数未见减少。二甲基硅油是一种非吸收性药物,通过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融合或弥散,促进气体排出,对人体无副作用。试图用它来减少肠道气体。但有关它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用二甲基硅油与安慰剂做自身交叉对照研究,1/4-2/3患儿症状有改善,但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他减少肠道气体的药物如活性碳、α-半乳糖苷酶能吸附气体或帮助消化高纤维素食物,减少发酵产气,但目前对肠痉挛的疗效尚不肯定。
二、第二级治疗 即药物治疗。可用解痉药(如西托溴铵)能阻断平滑肌的毒蕈碱型受体,还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无效者可用盐酸双环胺,它作为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阿托品样的解痉作用,并有一定的中枢安定作用,在治疗婴儿肠痉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近来有研究发现,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此药可发生呼吸暂停,使此药的应用受到限制。至今尚无一种完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肠痉挛。
三、第三级治疗 改变饮食和/或药物治疗。母乳喂养的母亲不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人工喂养儿给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显改善婴儿肠痉挛。对于CMPI引起的肠痉挛者,去除牛奶蛋白,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后,71%-88%的患儿症状有改善。由于药物治疗(如盐酸双环胺)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时疗效不理想,饮食改变可能比用药更适宜。
1.动脉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的附壁血栓和粥样斑块形成致管腔狭窄甚至使之闭塞。在血管逐渐闭塞的同时,附近血管的侧支循环也随之建立起来,如动脉瘤、动脉狭窄、大动脉炎。
2.静脉闭塞性疾病。静脉内血栓形成常继发于腹腔内感染、血液病、外伤、胰腺炎、腹腔内大手术、结缔组织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等等。
3.低灌注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及血容量不足、血压突然的下降、药物或某些内分泌引起肠道小血管收缩。
4.小血管炎性疾病。如Wegener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皮肌炎、糖尿病、高血压、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过敏性紫癜等亦可累及中小动脉而致管腔狭窄、闭塞。
其他的原因:肠腔内压增高如肿瘤性梗阻、顽固性便秘等。腹部外伤和放射性病等等。
1、肠套叠:
是婴幼儿应首先鉴别的疾病,好发于4~10个月的肥胖男婴,全年可发病,春季为高峰期。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及果酱样(血)便。阵发性哭闹为套叠的肠管痉挛所致,其程度往往比单纯的肠痉挛重而且规律性更强。呕吐几乎发生于每一例肠套叠,单纯肠痉挛则较少见。大多数患儿可触及腹部腊肠样包块,一般位于沿结肠框走行的部位,其中半数位于右上腹。包块比单纯肠痉挛时触及的肠管粗大,有一定弹性,并有触痛。发病超过6小时则可能排出果酱样便。气或钡灌肠可证实临床诊断(除少见的小肠套叠),并可通过增加灌肠压力试行肠套叠复位。
2、急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发于5岁以上小儿,但婴幼儿期也并非不能发生,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初期患儿常自述为中腹或上腹部痛,也有的不能确定腹痛部位,此时可与肠痉挛相混淆,数小时后腹痛多固定于右下腹。腹痛一般为持续性,但粪石梗阻、阑尾内寄生虫等具有梗阻性质的阑尾炎在一段时期可以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为主,也应与肠痉挛鉴别。鉴别要点是各种类型阑尾炎一定都有右下腹的固定压痛,病程稍长还可能出现肌紧张,与肠痉挛不同。有时需数次检查才能确定其压痛点是否为“固定”。此外,阑尾炎常伴有早期的恶心、呕吐及稍后的发热与白血球增高。
3、急性胃肠炎或肠道感染: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小儿,除阵发性腹痛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有时会由于吐、泻而发生脱水。以上都是单纯肠痉挛不应有的表现,但发病初期还是需要与肠痉挛鉴别。包括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在内的肠道感染应结合大便的化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4、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较为多见,一般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患儿常自述为隐约的腹痛,为阵发性。有时不能确定腹痛部位,也常为右下腹痛,因回、结肠系膜富含淋巴组织。体格检查可有右下腹压痛,但压痛点并不固定,也不伴肌紧张。疑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时不要忘记进行患儿的咽喉部及肺部检查。
广义而言,发生在直肠的炎症均可称为直肠炎。常见的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肛门下坠感、腹泻、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直肠炎轻者仅黏膜发炎,重者炎症累及黏膜下层、肌层,甚至直肠周围组织;有时只是部分直肠受累,有时直肠全部甚或累及肛门。急性直肠炎长期不愈,则变为慢性直肠炎。那么直肠炎能饮葡萄糖吗?请看下文。
肛周脓肿是比较常见的肛周感染化脓性疾病,主要由于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腹泻或便秘等原因,造成肛门窦内感染,炎症沿肛门腺体蔓延至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内。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大多数病人发病急骤,肛门局部疼痛剧烈,且发展迅速,不宜控制,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活,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了肛周脓肿的致病因素才可有效的预防此病的侵害。
肠系膜囊肿一般指肠系膜囊肿和肿瘤,肠系膜囊肿和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囊肿可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肠源囊肿、结肠系膜浆液性囊肿、皮样囊肿等。另外尚有寄生虫性囊肿、外伤性(出血性囊肿、炎性囊肿)等。肿瘤大多为实质性肿物,可以为良性或恶性,恶性肿瘤约占实质性肿物的60%。那么肠系膜囊肿的护理查房问题有哪些?请看下文。
大便干燥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可能在大多数的人们看来,大便干燥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些生活方面的不注意,或者是饮食方面的不注意造成的,要定期的养成排便的习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就能够改善大便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