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19 08:00:13
近年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方向盘、殴打驾驶人员等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有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2018年重庆市“10·28”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加强公交司机安全防护、严惩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呼声高涨。为依法惩治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在全面汇总分析近年来妨害安全驾驶刑事案件的发案数量、涉案罪名、判处刑罚、行为表现、案发环境、危害后果等情况的基础上,起草印发了意见。
意见聚焦社会广泛关注的妨害安全驾驶和公共秩序的有关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要求。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具有“持械袭击驾驶人员”等几类特定情形的,予以从重处罚。乘客针对其他人员实施寻衅滋事行为,妨害交通运营秩序、影响行车安全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寻衅滋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意见强调,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处置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从重处罚。同时,鉴于实践中少数驾驶人员与乘客发生纷争后不能理性应对,而是违规操作或者擅离职守与乘客发生冲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意见规定对实施此类行为的驾驶人员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此外,为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务人员和乘客与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及时制止侵害驾驶人和乘客的行为,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严重危害后果发生,意见还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出了原则规定。
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公共交通工具行驶速度、通行路段情况、载客情况、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对公共交通安全的危害大小、行为人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全面准确评判,充分彰显强化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价值导向。同时,要强化宣传警示教育,通过发布案件进展情况、以案释法、褒扬见义勇为行为等方式,向全社会传递公安和司法机关坚决惩治妨害安全驾驶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
药品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由于采购环节的不公开不透明,导致药价虚高。为了让药品价格处于正常合理的水平,我国一些城市开始实施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让药品采购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降低药品价格,促进了药品企业的公平竞争。
近日,一装修师傅在湖北武汉沌口某小区16楼进行高空作业时,因不慎弄脏业主晾晒的衣服,被业主割断备用安全绳。师傅下跳过程中受到皮外伤,所幸未酿成更大安全事故。目前,该业主晋某已被行政拘留。该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涉事业主备受指责。
疾病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是折磨,所以疾病是可怕的,近日,资深电影人萧伟强病重,希望见到女儿最后一面,他的好友通过社交网站希望可以助她寻女,只有患难才能见真情,只能说萧伟强算是真的交对了朋友。
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在增加,空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一些地方在冬天出现重污染天气。西安出现重污染天气后,根据应对方案,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