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6 09:55:55
自从宝宝出生之后,妈妈们的生活重心就全部都移到了孩子身上,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妈妈看来都可爱至极,就连吃手的小动作都透着“萌态”。如果你有过带孩子的经验,你会发现双手似乎就是宝宝最好的玩具,不仅可以用来玩,还能用来吃。
有老一辈人常说,孩子的手天生就带蜜,所以小宝宝都喜欢吃手。但也又妈妈认为,孩子吃手并不是什么好习惯,毕竟小手每天都要接触各种东西,上面充满了细菌。那么究竟,宝宝为什么会吃手手,家长到底要不要干预呢?
首先,宝宝吃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吮吸反射:小婴儿天生就有吮吸反射,这种反射甚至可成为判断新生儿大脑健康与否的指标。根据英国专家的研究来看,婴儿的吮吸动作会逐渐形成反射,转变化有自主意识的动作,从不由自主的“吮吸”,到可以控制吮吸,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2、乳头联想:宝宝的手指圆圆、软软的,再加上大小和母亲的乳头十分相似,所以宝宝在平时会莫名地将手指看做是乳头,然后开始吸吮。
3、口欲期:这是杆子最为敏感的阶段之一,在两岁内尤为明显,特别是4-12个月时宝宝的口欲期会进入高峰状态,他们通过吮吸、吞咽和咀嚼能获得充分的快乐和满足感。
4、长牙:宝宝在长牙的初期,会有牙床痛、瘙痒感,这种感觉让宝宝十分烦躁,而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感觉,宝宝就会将手指、拳头塞进嘴里吮吸。
总的来说,宝宝吃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吸吮手指,他们能获得充分的满足感,有助于稳定宝宝的个人情绪。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看,0~2岁本身就是宝宝感知运动的阶段,通过吸吮手指,能提升自身反射、感觉和协调能力,是促进智力发育的一大方式。
既然如此,这是否意味着家长不需要干预呢?
1、三个月的宝宝:这阶段宝宝还不知道手就是自己的,他们只是偶然间注意到了自己的手,然后放进了嘴里。从科学角度来说,这是孩子的自我探索行为,家长完全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阻止。反而可以引导宝宝学会用手,比如悬挂一些玩具刺激宝宝双手去触摸。
2、4-6个月的宝宝:这阶段宝宝已经学会用手去抓玩具,此时他们不仅会吃手,还会把抓到的玩具、物品放入嘴里。家长同样也需要阻止吃手的行为,因为口内探索对宝宝的感知能力发育有一定好处,但是要注意避免让宝宝接触到小的东西,以免出现意外。
3、7-12个月:这阶段正是宝宝的乳牙萌出期,因为产生了种种的牙龈不适感,宝宝会自然地想要通过咬手指来缓解,这阶段家长除了不用阻止其吃手外,还可准备咬咬胶等玩具,来代替手指。
总的来说,宝宝1岁内的吃手行为,都是正常表现,家长不需要过度干预,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宝宝洗干净小手而已。如果宝宝在2岁之后,仍然有吃手指的行为,这时家长就应及时制止,引导宝宝改善这一习惯,以免对牙齿发育造成影响。
中风是一种非常多见的急性脑出血性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中风有着致残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出现症状超过24小时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很容易使患者死亡。所以
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该病是脑部神经退化所引起的。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疾病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该病的发病周期十分漫长,会给患者以及其身边的亲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大家
诺如病毒也被称为诺瓦克病毒,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出现病毒性腹泻的首要病源,有着非常强的传染性,学龄前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一旦感染诺如病毒,患者会有1~2天的潜伏期。潜伏期之后,患者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呕吐、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医疗、工业等多方面迅速崛起,国民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也因此逐渐提升,但某些疾病却也恰恰进入了爆发期。比如癌症的病发率正在逐年增长,我国平均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就已经突破了400万,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