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3 05:33:28
有了蛋白尿,很有可能就得了肾炎。在检查中,尿检结果会有阳性和阴性两种,如果蛋白质含量越多,那用来表示的“+”号就会越多,同时得肾病的概率就越大。
蛋白质和红细胞是尿常规检查的两个重要指标。如果蛋白质检查中有了“+”号,那就要注意了,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多到0.15g/24h以上的时候、检查尿蛋白﹥150mg/d,那就是说人体排出尿蛋白量明显多了,尿常规可判断是阳性(+)。
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没有或者仅有微量的蛋白,检查结果可判断是阴性(-),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到一定数量,检查结果就可判断是阳性(+)。
尿液种蛋白质+的增多或者变少,就可以很清楚的反应出肾损伤的程度还有疾病治疗的情况,如果说一直是阳性,那可能肾脏发生了变化。
那么是不是尿蛋白检查中有了“+”号,就说明患了肾病?
1.首先要确定“+”是否一直有,如果检查多次只有一次出现,其他时候都是正常的,那就不能说是患上了肾病,还需要再去医院复查从而确诊是什么病症。
2.一个“+”只能说明有得了肾小球肾炎或者尿路感染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过多那就很有可能是得了肾炎或是泌尿系统的炎症,要确定是不是肾炎,还需要再做检查。
3.要是只有一点蛋白尿,没有出现血尿还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正常等情况,一般都是病情比较轻,但是还是要定期去做尿检。
那么,尿蛋白“+”变少了,就说明病情有所好转吗?
对于已经得了肾病的人,一般检查出来了病人都会看一下“+”的数量,以此来判断病情目前情况。医生也会看这些。,但是尿蛋白越多“+”号,就说明病情越重吗?其实不是的,蛋白尿作为肾脏疾病检查标志之一不能单方面确定病情,尿液种蛋白含量的多少,也不直接说明肾病发生变化的严重程度。
不如说,如果尿蛋白变少了,一方面是肾脏的病变发生了好转,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的肾小球纤维化,使得体内的蛋白质无法过滤,说明肾功能日渐不好、病情加重。
所以,肾脏受损的情况,严重与否,不能仅仅靠着蛋白尿多少来判断,还要看一下身体其他的一些状况、还有肾功能检查,尤其是肾活检等一些检查数据来整体分析诊断。
血管就好像是一张遍布人体的网络,而血液就在管道中流通,为机体各组织和器官进行生理活动运送养料和氧气,同时将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毒素运走,可以这么说健康的血液是机体保持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如果血液
大多数女性对于自己的乳房健康还是比较关心的,平时在洗澡的时候也会观察一下自己的乳房大小、颜色,摸摸乳房内部是否有肿块。若是发现乳房里面出现了肿块,就有可能是长出了乳腺结节。有的女性可能会乳腺结节不是特
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属于一种肝脏疾病。患有脂肪肝的患者肝部功能会出现失调,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癌变,而饮食对脂肪肝的情况具有直接的印象作用。所以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在平时的生活
诺如病毒也被称为诺瓦克病毒,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出现病毒性腹泻的首要病源,有着非常强的传染性,学龄前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一旦感染诺如病毒,患者会有1~2天的潜伏期。潜伏期之后,患者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