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8 15:32:20
最近一则“阿娇刮痧照”吸引大家的眼球,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刮痧瘦的照片,只见照片中一片红色让人惨不忍睹。
在照片下,阿娇还写道:这是人的背吗?感觉真快皮像被掀掉了一样。
不少网友看到阿娇这副“惨状”也纷纷表示感到心疼。
从照片可以看出,阿娇的背部情况,刮痧出现了红紫色的颜色。有细心网友认为这是身体经络不通、血液循环不通畅的表现。
实际上,阿娇并不是第一次刮痧的明星。娱乐圈也开始流行一股“刮痧热”,像刘诗诗、刘涛、大S也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健康秘诀时都提到了刮痧。走出娱乐圈,越来越多人也都开始走“刮痧养生”路线。不过有些人也质疑,这刮痧真得能够达到保健作用吗?
刮痧是什么?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执行刮痧的人使用一个棱角平滑的小物件,在被刮痧者的身体上来回按压,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栗粒状又或者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进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在中医学上,刮痧是对神经丛和血管丛二者兼顾,对浅表层的“神经血管单元”进行综合刺激,从而解决由于局部机体受到如冷气、湿气等外界刺激,进而产生的神经兴奋度过低或微血管痉挛收缩产生的相关症状。
刮痧是否真得能够达到保健作用吗?
在中医看来,刮痧能够解表祛邪、排毒养颜、开窍醒脑、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以及祛湿化浊,进而可以平衡阴阳,提高抗病能力。而刮痧后表皮的颜色会成为检验刮痧是否有效的标准,若刮出来的淤血是红色或黑色,刮痧者就会认为身体中有害物质可以排出来。
然而在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后皮肤留下红色,是瘀板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而并非身体内的“毒素”。这也就造成刮痧一直不被现代医学所认可,然而,这刮痧只是古代人们的臆想吗?
刮痧是否是一门“伪科学”,非也!
我想很多人都会认为小康医生是否又在痛斥中医呢?对于刮痧是否一门伪科学,在医学界也是争执不断。但我不赞成用西方科学来强行解释中医,毕竟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医讲究的是气血丹田,而他们讲究的是定向定量;中医讲究的是寒暑阴阳,而他们讲究的是化学提炼;中医讲究的是经世致用,但被西方科学认为是未经论证。
所谓的“科学”是一套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不等价于真理。而中医没有“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无法提供其疗效副作用比值,因此它不是科学。
但中医并不是“伪科学”,它根本就不需要伪装自己是科学。若自己懂“科学”,却不用科学的观点辩证去看待中医,那才是“伪科学”。
因此,只要通过正规正确的操作,通过刮痧能够去痛疗伤的效果确实存在。只是其间的“科学”未被人认知而已,而效果却又是实在可知。因此,小康医生认为刮痧是有效治病救人的真医学。
西医和中医目前面对的问题依旧很多,西医少了那“一把菜刀一把大勺”的灵动,而中医欠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安全感。从目前来看,中医承受的质疑比西医太多,但咱们也别“一棒子打死”。
就像那句话:无论黑猫白猫,只要抓住了老鼠就是好猫!
胃黏膜就好比胃部的保护伞,食物进入胃部后,最先接触的就是胃黏膜。如果长时间吃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例如饮酒、辛辣、油腻的食物、药品等,慢慢会损伤胃黏膜。当胃黏膜受到损伤,食物再进入胃中,就会引起胃部不舒
中风是一种非常多见的急性脑出血性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以及缺血性脑卒中。中风有着致残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出现症状超过24小时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很容易使患者死亡。所以
随着冬季的到来,离第二年的春天也就不远了。而在冬春交际最重要的节日想必就是春节了,很多家庭在春节时都会准备大量的美食,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家人。对于患上癌症的人来说可一定不能放纵口腹之欲,很可能因不节制
提到抑郁症,大家不陌生,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尤其是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或者遭受了精神刺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神经递质紊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