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3 10:10:13
英德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从上个月21号开始,整个广东省北部就一直处在大雨,而且越下越大。
截至目前,广东全省58条河流84个水文站点,出现了警戒性洪水。
而在近日,受到连日强降雨的影响,广东北江干流英德站就遭遇历史上最高水位,将近36米的洪峰超过警戒线10米以上,为1915年以来最高。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英德水位也逐渐回落,但考虑到来水量过大,北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宽峰,一时半会水位还不会很快下降,救援依然还在继续。
有网友发布的照片,可以看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几乎都遭受洪涝的影响。
位于北江旁的燕德塔,仿佛就像汪洋中的一道孤柱。
而作为小县城,英德市居住者多数都是年幼的孩子以及独居的老人。
目前大量无家可归的老年幼儿被暂时安置在体育馆。
这场暴雨洪涝涉及的,远远不只是一个英德。
整个粤北都遭受连日的暴雨,整个北江水系沿岸所有的城镇,水位都明显超过了警戒线。
灾难背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秩序受到影响,更是数以万计普通人的生计与生活。
洪涝过后,这些健康隐患同样也需要防范
洪涝灾害还会带来次生健康灾害,会让食物供应体系遭受破坏,食物的生产、运输以及库存都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如今正处于炎炎夏日,连续高温以及空气湿度大,还会促使蚊虫滋生,病死的家禽增加,食品更容易遭受细菌、霉菌的污染。
同时,洪涝灾害还会加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比如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人畜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虫媒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因此,若此时没有做好饮食卫生问题防范,势必会对正处于灾区的人们健康遭受威胁。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防止病从口入?
第一,注意食品安全
洪水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
若人们食用被洪水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轻者会出现腹泻呕吐,重者可能感染肝炎、伤寒和副伤寒等严重传染病。
因此,不吃泡在污水中的食物,即便包装完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更不吃霉变的食物。
在食物处理时,需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不用污水来清洗蔬果,也不生吃海产品,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务必高温熟透,尽可能不留剩饭剩菜。
第二,注意饮用水卫生
不喝生水,不用脏水漱口,对于饮用水或者做饭的水,需要进行氯化消毒或者煮沸处理,盛水容器需要保证卫生干净。
对于饮用水,最好准备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第三,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不要用手接触口鼻,揉眼睛,同时尽量保证皮肤清洁。居住地还需要防蚊防鼠,提前关注好撤离路线。
同时对于被洪水淹过的房屋内外,都需要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尽可能做到“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门窗全部打开通风,日用品放在阳光下暴晒。
第四,若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腹泻、呕吐或者发热等现象,就需要主动、积极、及时就医,接触患者的人需要佩戴口罩,并且对患者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以及物品需要及时消毒。
尽可能不要与患者共用生活用具,尤其是洁具,同时还需定期用医用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擦拭与消毒。
或许,灾难我们无法避免,但我们能做好及时预判,减少一定的损失。
英德洪涝,我们持续关注。
救人,是目前的第一要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责任重于泰山。
战风浪,除风险,汛情终将过去,愿大家都能平安!
社会现代化的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人养成了极其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给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久而久之导致胃炎,此时如果不加以重视,任由病情发展,胃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胃癌。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不断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也正是因为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高尿酸。高尿酸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并且
倒退几十年前,癌症听起来是让人陌生、麻木的疾病。然而,现如今随着癌症高发,我们每个人都谈癌色变,深知癌症的恐怖之处。因为它既会让你一夜返贫,又会无情剥夺患者生存的权利。在我国,每年因癌症离世的患者就有
慢性胃炎其实就是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它的出现多和人的饮食习惯不健康有关。大部分患者前期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以及食欲减退,反酸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不光有头晕,乏力,贫血等问题,严重时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