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2 15:31:05
正所谓:无赖不欢。
与喝酒一样,中国人吃辣也能吃出攀比心理。
无论是吃火锅还是炒菜,当服务员问到要不要吃辣,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对视一眼,然后思考片刻,静悄悄等待对方口中能吐出两个如同“认怂”的字---微辣!
仿佛那些憋住不说的人一瞬间如释重负,爽朗一笑道----“行,微辣就微辣!”
这种源自于南美的外来之物,远渡重洋,用其艳丽的红妆几乎颠覆了数千年形成的饮食秩序。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辣的特色,对比广东人的带有一点甜的辣,川渝之地显然要疯狂一些,湖南湖北辣的极致、川渝辣中带麻,以及贵州的酸辣鲜香,还有云南的温厚之辣。
这种刺激性的美味,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住HOLD的住!
每次吃辣,有的人不仅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第二天长出痘痘,事后蹲在马桶上时,也会感觉“菊花”火辣辣的痛,甚至是不敢用力排便。
这不禁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肛门这个部位明明不能感觉到甜味、咸味,为什么偏偏就对辣如此敏感呢?
人体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负责感受来自外界各种不同的刺激,继而让大脑产生不同的感觉。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人的皮肤可以感受到光的温暖和北风的寒冷、水的温度,这其实都是感受器在发挥作用。
而在人的口腔内就有大量的味觉感受器分布,所谓味觉指的就是口腔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人的味觉基本分为四种,也就是酸味、甜味、苦味以及咸味,它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所产生的感觉。
但辣味则不相同,在临床看来人体对辣的感觉并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疼痛感。我们对辣味的感受,其实就是化学物质刺激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类似于灼烧样微量刺激的感觉。
辣,更是一种痛觉
例如若自己接触到辣椒没有及时洗手,手又碰触到眼睛、其他敏感皮肤时,就会产生灼热样痛感,这其实就是痛觉。
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辣椒素的主要受体就是“香草素受体亚I”,它广泛分布在了人体各种细胞上,这包括了表皮细胞、结肠细胞以及肛门处的神经细胞。
这就是为何当我们吃到一些特别辣的食物时,灼烧感会从口腔到达肠胃的根本原因。
而接下来的食物并不会完全都被身体消化和吸收,这些食物变成残渣之后,会随着大肠、肛门排出体外。
一旦辣椒素和肛门处的神经细胞发生接触,自然就会产生火辣辣的疼痛感。
吃辣过度,真的会伤身
本质而言,辣椒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这包括了辣椒素、维生素等。
适当吃辣能起到增强食欲、保护肠胃黏膜、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等多个作用,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经常吃辣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但适当吃辣并不等于嗜辣,任何食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是要看大家如何把控尺度。
由于辣是更接近痛觉的一种特殊感受,由于辣椒中的辣椒素又会刺激到皮肤、口腔以及消化道黏膜等相应的感受器。
一旦吃辣过度,身体会往往无法承受得住这种“刺痛”,往往就会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
而辣椒也并不是都适合所有人吃,若自己已经出现了肠胃疾病、肛周疾病、心脑血管病,处于健康方面的考虑,减少吃辣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McKenzie YA,Bowyer RK,Leach,等.英国饮食协会成人肠易激综合征饮食管理的系统回顾和循证实践指南(2016年更新).J Hum Nutr饮食.2016;29 (5).
【2】赵和陈(2018).辛辣食物及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高胆固醇血症管理中的作用.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66(33),8662-8671.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医疗、工业等多方面迅速崛起,国民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也因此逐渐提升,但某些疾病却也恰恰进入了爆发期。比如癌症的病发率正在逐年增长,我国平均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就已经突破了400万,因癌
脑梗就是缺血性的脑卒中,这是一种由于脑部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从而使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疾病,严重可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关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有近百万的人会丧命于脑梗,而引起脑梗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不断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也正是因为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高尿酸。高尿酸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并且
确诊即晚期、丧失手术机会,是很多中国癌症患者面临的现状!就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我国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约有380万以上,其中有2/3都是在中晚期、甚至是彻底迈入晚期后才被确诊的。明明之前身体没有任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