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脚跟痛怎么治
张树立主治医师:你好,这种情况需要打封闭针治疗.
爱心医生:是跟腱炎造成的,治疗:热水烫脚,休息,外用扶他林;穿鞋要合适,鞋底要软;足跟封闭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王道平药师:建议检查是否是骨质增生和跟腱炎可能.首先注意休息.另外鞋不合适也可能导致的啊.
查看原文>>问:左足跟痛,长时间走路尤甚,已有三年时间,站立时不敢将全身重心放在左脚,曾有医生建议吃六味地黄丸,但效果一直不好;最近左踝骨疼痛,发作两次,同时无法走路,恳请医生给与指导。
戚敬虎副主任医师:这种情况考虑为慢性关节损伤,关节方面的炎症,或者是滑膜炎,大多为慢性损伤造成的炎症引起来的疼痛,这时候除了要注意休息以外,可以使用一些解热止疼的药物,例如扶他林软膏外用,或者使用一些中药汤剂进行清洗治疗。
查看原文>>问:我的脚跟痛了 一个多月了 制了 好几个 医生了 也没有 断根 说是跟键炎 可这方面的 药都 全吃过了 停了 药一两天就痛 不 走路就不 痛 希望解答这问题哦
胥国宏副主任医师:骨质增生 你好,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与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的骨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和解剖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了骨刺,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骨质增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的组织反应.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就不必刻意进行治疗.只有确认骨质增生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针对治疗.如果是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压迫脊髓:可以手术取出增生的骨质. 如果是跟骨刺病的治疗应该综合治疗: 1:饮食方面:多吃骨头汤,适当补钙. 2:口服中药如秦艽15g,威灵仙15g,狗脊15g,补骨脂15g,当归15g,丹参15g,地龙20g,3715g,乌梢蛇15g,木瓜15g,杜仲15g,牛膝15g,水煎服.一日3次. 3:适当的运动和晒太阳,不要长时间走路. 4:自我治疗:用脚采啤酒瓶,用泡沫垫(脚后跟挖洞使脚后跟不负重). 5:封闭治疗:做3次,一周一次(但不能多做). 6:小针刀治疗. 7:在保守治疗实在不能缓解可以手术治疗切除骨刺,以后还是要适当休息和服中药,不然还会复发. 祝你早日脱离痛苦恢复健康
查看原文>>问:病情描述:自从2009年12月20日左右下楼不小心左脚踩空,左脚向下滑扭了一下后,左脚底部接触地面就疼,左脚内侧突出的大骨头下有明显压痛感,左脚大母子活动也有明显疼痛感,坐着、平躺时有时会感到一股钻心的疼(2010年前);右脚当时大约是90度弯曲状态下硬撑着站起来的,右脚内侧中部站立时间长也有疼痛感。曾在新疆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拍片没有发现骨折和骨刺。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10年先在岳普湖县医院烤电治疗1个多月,烤电后2-3小时内,躺着、坐着脚原来疼痛部位不在疼,走、站还是疼,2-3小时候有如原先一样;后来自己有用花红止痛酊等涂抹过患处5、6各月,都是涂完药过了2-3小时后连坐着、躺着都疼,与原来没两样。2010年8月,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左脚内侧大骨头下压痛点封闭治疗后仍然疼痛,后转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封闭治疗13天后疼痛略微有所减轻,起色不大。后来通过网站,购买了华杰脚跟疼贴,用到现在,不活动时脚没有再疼,但走和站1分钟后就有疼了,所以还是不敢走和站。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有没有好的医院治疗这种毛病的。谢谢!
查看原文>>问:没有服用了。治疗情况:还没有去医院检查过。想要得到的帮助:想知道这是什么病,可否治疗
王钊主治医师:你好,这种情况可能是肌腱拉伤导致的,建议可以采取局部理疗,热敷,按摩,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也可以采取局部痛点封闭治疗,效果都不错。
张秉文主治医师:指导意见:你好,你所说的这种情况,脚后跟突然出现疼痛症状,这有可能是穿的鞋子不合适,尤其是脚后跟处受力不均所致?也有可能是脚后跟处长了骨刺等的结果?还有可能是肾虚的结果?建议:首先排除鞋子的原因,然后去看医生,看看是否需要进行拍片检查?如果确定没有骨刺的话,去看中医,吃中药调理。
崔立静医师:病情分析:你好,一般的情况是可以有骨刺、腰椎疾病、神经病变的情况引起的这种症状的。意见建议: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来说,是可以采用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外用药物、中药等治疗的。此病的情况是需要注意保养的。不要劳累。最好是拍片检查一下的。
查看原文>>问:主要症状:脚跟痛,有肿块发病时间:2007化验检查结果:尿酸299.5,类风湿因子5.7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
秦晨主治医师:足跟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多数是跟骨骨刺所致,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肥胖者.在人体的足跟部的皮里骨外,有一弹性脂肪垫,在双脚负荷全身重量行走时,该垫起着缓冲的作用,使跟骨不直接撞击地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此软垫会发生退行性的改变而失去弹性作用.而体重的增加则使双脚的负重加大,足底受力增加,时间长了便导致病理变化而形成了骨刺.在足跟稍一触地走路之时,骨刺便刺激周围组织的末梢神经,患者便产生了疼痛之感.医治此病患者首先应减轻体重,使足底受力减少.急性疼痛期应减少站立及走路的时间,并可在足跟部加有弹性的柔软鞋垫,以缓冲足跟受力的强度.患者可用一钝头器械刺激痛点或随时自我按摩使之逐步形成新的保护垫,也可去医院局部封闭治疗,以消除局部炎性反应而达到止痛效果.症状严重骨刺巨大可采取手术切除根治.预防方法:户外活动.慢跑,散步,骑车,打乒乓球等,保持足跟部关节,韧带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减轻挤压.若将要参加较长距离的远足,如旅游,爬山时,最好穿软底,弹性较好的胶鞋或加厚鞋垫的布鞋.自我按摩.盘腿而坐,以手掌推脚底板,从跟部向趾骨方向推按,次数不限.滚法.脚踏圆棒,前后滚动,可改善足底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疲劳的跖肌组织.自我治疗方法:开洞法.在鞋垫或海棉鞋垫下与足跟疼痛相应部位剪成小洞,大小可随疼痛范围而定.加垫法.在足下疼痛部位的鞋垫下,用棉花,旧布等垫高0.5~1厘米,使跟下疼痛部位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吸收,扩散.蹬地法.用足跟用力蹬地,次数不限.脚跟痛鞋作怪据研究,脚跟痛主要是因为过多的压力在行走活动的过程中集中于脚跟部位,导致骨头,肌肉,肌腱,软组织等部位受伤,转变成红肿热痛等发炎的后遗症.为什么这些压力无法正常释放呢?鞋子设计不佳,长期在坚硬地面行走或跑步,体重过重都是导致脚跟疼痛的原因.研究人员最近针对255位脚跟痛病人进行了3个月的研究,以了解相关治疗对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发现矫正鞋,特制支撑脚弓设备,特制鞋垫这些设计,都有助于解除脚跟痛.研究人员表示,若让病人长期接受相关治疗,就应该选用止痛药,复健治疗及特制足部用具(矫正鞋,特制支撑脚弓设备,特制鞋垫)等3合一的方式进行相关治疗.你现在又脚痛了吗?请及时到医院找医生看一下,顺便把厚底鞋,高跟鞋,尖头皮鞋等不合脚的鞋子丢掉,并向医师请教正确的走路姿势,这才能让你摆脱脚跟痛.治脚跟痛生白芍120克,生甘草3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取药液内服.然后将药渣倒入盆内,加入开水3000毫升,搅拌后,熏蒸患足,待水温适宜时再泡洗患足至水凉.每日1次(用药1剂).
徐清芝医师:你好,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等,最好确诊以后对症治疗,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
查看原文>>问:主要症状:脚后跟痛,有时串着痛发病时间:2009年4月化验检查结果:拍脚片正常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用药膏及膏药效果时好时不好,是不是尽可能少活动 吗?因为我经常锻炼身体,是否有关系?
杨中甫主治医师:你这个属于跖筋膜炎,跟你运动过多有关系,是一种足底的疼痛性炎症,位于足底足跟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跟痛症". 跖筋膜是一组宽大而厚实的软组织束,从足底跟部延伸至足底前部.有时在位于其靠近跟骨起点处的撕裂会造成炎症和疼痛. 跖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行走时足跟底疼痛;足底有明显压痛点.严重患者站立甚至休息时也会有疼痛感.典型的疼痛常发生在清晨刚起床后下地行走时.疼痛有时较为剧烈,主要是因为当你睡觉时,自然放松双脚,使足底筋膜变短并且松弛;而醒来后即刻行走,会使足底筋膜受到明显牵拉引起疼痛.睡着时,一般不会感到足底不适.而醒来后,通常多行走几步,活动开后疼痛会有所好转.但有时,当你坐下来不动,休息一段时间再行走,又会产生.在足底近足跟处,您通常可以按压到明显痛点.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 如果有明显痛点可以局部封闭治疗,因为这个吃药效果是不好的.
周春晖主治医师: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长方形,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在人体站立时至少有50%的体重需要跟骨与距骨来负担.为了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部形成了内,外二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组成.在足的前部,三个楔骨和五个跖骨基底部背宽阳窄呈拱桥式排列,组成所谓横弓.足弓能起弹簧作用,以缓冲人在行走,跳跃及跑步时所产生的震荡. 跟骨与距骨组成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跟距关节可使足有内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适应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其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贝累氏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减小,消失或成负角,从而减弱腓肠肌的力量及足的弹簧作用(图5-33). 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部负重约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联合负重约50%.由于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长,而且还有二个子骨垫在它的头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负重比小趾球部为多. 跟骨体的后面呈卵圆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点上方的前方与后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于跟骨结节,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结节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组织由弹力纤维和致密而发达的脂肪构成,又称脂肪垫. 跖筋膜呈三角形,后端狭窄,厚约2mm左右.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前方,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头处分成五束,分别伸向1~5趾,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机】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五)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跟痛症常见的压痛点,见图5-34. 【临床表现】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在跟腱附着处肿胀,压痛.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产生疼痛.冬天比夏天严重,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 检查:在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块触之有囊性感及压痛.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及压痛,但无囊性感. (三)踉骨骨骺炎:多见于6~14岁的儿童.主诉足跟部疼痛,走路可现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结节后下部疼痛,有轻微肿胀.X光片显示:跟骨骨能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后线增宽. (四)跖筋膜炎: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尤其在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 (五)肾虚性跟痛症: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X光片显示:跟骨本身稍有脱钙外无明显的异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可作诊断.但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一)跟骨骨髓炎:跟骨骨髓炎虽有跟痛症状,但局部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严重者伴有高烧等全身症状.化验和X光片检查可确立诊断. (二)跟骨结核: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局部症状明显,肿痛范围较大,全身情况差,并有低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化验及X光片检查可鉴别之.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二)取穴与部位: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然谷,昆仑,仆参及患部周围. (三)主要手法:点,按,压,揉捻,捋顺,侧击等手法. (四)操作方法: 1.跟骨下止点滑囊炎:患者俯卧床上,患肢膝关节屈曲6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作背屈固定,使跟腱紧张,另一手用小鱼际处,对准滑囊用力侧击.手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或使滑囊破裂,液体吸收. 2.跖筋膜炎: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先用点按法点按穴位,然后以一手拇指或"丁字器"点按,揉捻痛点,再以擦法及捋顺法沿阳筋膜走行方向进行推擦及捋顺,并使足底发热. 【注意事项】 (一)跖筋膜炎患者在急性期间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减少负重,控制剧烈运动.症状缓解后,逐渐进行足底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 (二)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按语】 临床跟痛症常伴有骨刺形成,但足跟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骨刺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若骨刺与跟骨平行,可没有症状.引起跟痛症的原因虽有多种,但主要的病因是跖腱膜或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推拿治疗本病的机制主要是剌激骨刺部的软组织,促使其增生物引起的炎症消散,而不是使骨刺消失.临床治愈的病人,虽跟痛症完全消失,但骨刺依然存在. 对于跖筋膜炎患者,可采用矫形鞋垫,以垫高跖骨头近端,使跖骨头少持重,并作跖趾关节的跖屈及背伸运动.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