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问医生>药品资讯> 用药安全公告>正文

海南:食药安全要突击清扫,也要常态保洁

食药品安全健康 发布时间:2015-10-20 10:26:04
去年以来,海南省双管齐下净化食品药品环境,有19人因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被判刑;我省利用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契机,在全省基本消灭了走私冻肉泛滥等八类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去年以来,海南省双管齐下净化食品药品环境,有19人因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被判刑;我省利用食药监管体制改革的契机,在全省基本消灭了走私冻肉泛滥等八类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毒有害食品药品历来为海南百姓深恶痛绝,从病死猪肉到沥青拔毛,从“毒牛百叶”“毒凤爪”到“无根豆芽”“五毛食品”,令人闻之色变的有毒食品颇有颠覆百姓对食品安全信心之势。让人欣慰的是,随着2014年海南完成省、市、县(区)和乡镇四级食药监管机构的体制改革,过去多头监管、“九龙治水”格局不复。仅在2015年上半年,我省共办理食品药品案件数1381件,超过了2014全年的总和。特别是我省创新实施的公安机关与食药监管联打协作机制,端掉了包括近期“糖精枣”在内的一大批有毒有害食品“黑窝点”,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

  八类食药安全的突出问题在我省基本绝迹,当然值得额手称庆。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逐利冲动时刻存在,一旦监管稍有放松,有毒有害食品药品很可能卷土重来。同时还应看到,海南自身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带来了食品药品安全上的难点:天气炎热,潮湿多雨,食品药品更易腐败、变质、失效;老鼠蟑螂蚊蝇等“四害”猖獗,对食品药品保管形成威胁;食品生产作坊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多;孤悬海外,岛外食品运输入岛距离远、周期长。食品药品安全由此面临着比北方地区更困难的形势,安全监管因而压力更大,难点更多。因此,对于食药安全形势切不可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想法,而只能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胼手砥足,常抓不懈。建立“突击清扫+常态保洁”的打击无证生产食品药品“黑窝点”的长效机制,防止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犯罪行为“死灰复燃”。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需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要做到最严谨的标准,不仅要有最严谨的地方产品质量标准,更要制定并实施最严谨的监管工作标准,对监管者的行为进行规范。要做到最严格的监管,就要对监管对象实施覆盖更广、频次更高、项目更全的监管。要做到最严厉的处罚,就要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从重、从严、从快惩处。要做到最严肃的问责,就要对不作为、不起作用的监管单位和人员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责任。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既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履职尽责,软硬兼施,主动开辟短信、微信、微博等新的举报渠道,提高公众广泛参与有奖举报的积极性。同时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不仅要用重典惩处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违法分子,也要健全相应的监管者责任追究制度,铲除滋生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土壤。

相关资讯
相关药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