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女 54岁 2016-02-06 11:04:05

病情描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妈妈患有风湿性心脏病5年了,间断性的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今天突然说是下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还有呕吐呢,赶紧到医院检查了,说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请问医生,该怎么办好呢。希望得到的帮助: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偶见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或在导管检查时脱落。
  1、治疗原则以迅速去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灌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应补足血容量,积极纠正存在的酸中毒,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及安置胃管等。手术治疗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大部分患者均需要急诊手术剖腹探查,重建肠系膜上动脉血供,以防止或减少肠坏死,根据栓塞的程度和肠管坏死的范围,可分别选用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坏死肠襻切除术和肠外置等术式。2、血栓摘除术:恢复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避免肠坏死或缩小肠切除范围,患者做腹部正中切口,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若术前未进行动脉造影,进腹后发现空肠起始段10cm左右肠襻色泽正常,相应的动脉搏动存在,而其远侧的空肠、回肠和升结肠,特别是回肠末端水肿,膨胀、色泽暗红或紫黑,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arterialthrombosis)多发生于老年人,其形成是在严重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基础上逐渐发生的,故起病隐匿。因长期慢性肠系膜动脉缺血导致侧支循环的建立,所以临床上急性缺血症状较轻。但随病情恶化可逐渐出现少尿和代谢性酸中毒。当出现腹膜炎症状和体征时,患者多已发生肠坏死和穿孔。治疗方法:1.非手术疗法症状轻者可用抗凝治疗。由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狭窄,很难进行选择性动脉插管局部输入溶栓剂,故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出口处已有明显狭窄变化,病人一般情况较好,应积极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①血栓内膜剥脱术;②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行搭桥转流术;③将肠系膜动脉狭窄段切除,然后将该动脉再植入腹主动脉;④其他,尚可采用分期球囊导管扩张和放置支架的方法。3.手术后处理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特别是进行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患者。若出现肠瘘,可经瘘口在其远端肠襻内置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继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纠正酸中毒,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改善中毒症状,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并防止手术后形成血栓。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内产生的血栓(如冠心并二尖瓣狭窄等),亦可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和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的栓子等。手术后血液本身凝血系统活跃加上止血药物的使用,很容易形成血栓,若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本身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就更是雪上加霜。
  应迅速去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液灌注。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早期应补足血容量,积极纠正存在的酸中毒,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及安置胃管等。溶栓和抗凝治疗溶栓剂主要为尿激酶和链激酶,可以在动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栓塞部位,使纤维蛋白快速溶解,甚至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也可以全身使用尿激酶或链激酶。严重的胃肠道出血是使用溶栓剂的禁忌证,抗凝治疗可选用肝素,低分子量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抗凝药物治疗前,后,应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和血绣计数,以防继发出血,溶栓和抗凝治疗效果不十分确定,故在使用时应灵活掌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决定是否使用溶栓和抗凝疗法。
  以上是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