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肠道息肉就是我们肠道粘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那么,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 2.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3.怎么预防大肠息肉 4.大肠息肉的饮食注意事项 5.临床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

1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

  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之一、便秘和腹泻

  长期腹泻和便秘的病人,若药物疗效不佳,就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可能。

  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之二、大便带血

  不少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带血,若自我药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之三、腹痛

  有长期腹部隐痛者应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预示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之四、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若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2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前提,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又叫新生物性息肉)。

  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1、幼年性息肉:常见于幼儿,大多在10岁以下。常发生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病理特征为大小不等的潴留性囊腔,是一种错构瘤。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黏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据Morson在1976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从腺瘤向癌转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 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大肠粘膜细胞中癌基因(如APC 基因、K-ras基因等)与抑癌基因多种突变的累积形成了病理改变的生物学基础。

3怎么预防大肠息肉

  1.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引发息肉。

  2.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极治疗慢性腹泻。结肠的慢性炎症如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刺激大肠黏膜而引起增生,若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慢性炎症,可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

  3.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减少脂肪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4.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适当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有效地预防大肠息肉复发。

  5. 怎样预防大肠息肉之 坚持定期复查肠镜。对单发性息肉每2年复查一次,多发性息肉每年复查一次,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4大肠息肉的饮食注意事项

  1、增加纤维素的摄取

  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功用是使肠蠕动正常,增加粪便的体积,并减少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大肠内所存在的粪便,会使细菌活跃,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息肉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所以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油脂食物摄取

  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从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量减少。食用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息肉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肠息肉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3、滋润清肠通便饮食

  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4、饮食宜清淡禁咸辣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精神状态。

5临床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

  (一)、内镜检查

  内镜下大肠表现为粘膜隆起性肿物或表面结节颗粒状隆起,根据息肉蒂部情况可分为有蒂、无蒂、亚蒂。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或多发息肉。典型的息肉内镜下可以进行分型,如腺瘤外观呈淡红色,藉此可与呈灰白色露滴状的增生性息肉鉴别。

  (二)、X线检查

  钡剂灌肠造影可见息肉呈单个或多个类圆形的充盈缺损,带蒂者可活动。绒毛状腺瘤呈一大簇葡萄状或不规则类圆形充盈缺损,排钡后呈条纹状、网格状外观具有诊断意义。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微小息肉的检出率。

  (三)、鉴别诊断

  1、腺瘤性息肉:以细胞的不典型增生为特征,属肿瘤性病变。组织切片中常见绒毛状成分,它是从病灶基部伸出的许多纤细分支,索芯由疏松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被覆单层或多层柱状上皮细胞。根据腺瘤中绒毛成分所占比例不同而将腺瘤分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腺瘤三类。

  2、幼年性息肉:大量结缔组织中有很多粘液腺增生和含有粘液的囊肿为特征。息肉表面的腺上皮破坏伴浅溃疡形成。

  3、错构瘤性息肉:以腺管上皮增殖为主。可见腺管延长、扭曲、分支和轻度出芽。核位于基底,排列规则,不见核分裂,杯状细胞大量增生。息肉中间质丰富,伴平滑肌纤维长入。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组织学可见细胞分裂增加,但保持正常形态和极性,增殖细胞仍局限于腺管下三分之一。腺管增粗、形态规则,表面细胞仍是分化成熟的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数量增多,紧密相嵌,典型者形成锯齿状,相迭形成折扇形,粘液分泌旺盛,呈过成熟表现。增生性息肉一般不发生癌变,但体积较大的息肉可出现不典型增生,形成所谓的锯齿状腺瘤。

  5、炎性息肉:常继发于各种炎症性疾病(溃结、克罗恩病、血吸虫感染等)。由于炎症的损伤使粘膜发生溃疡,上皮破坏,继之上皮再生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与残存的岛状粘膜构成息肉,即所谓的假息肉,该类息肉不会恶变。此外,在炎性息肉的基础上,出现肌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时,则称为纤维性息肉,常有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若在息肉组织中发现血吸虫卵,又称血吸吸虫卵性息肉,若在粘膜组织中发现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淋巴滤泡形成,周围淋巴细胞分化正常,这种息肉称为良性淋巴样息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