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性蛋白尿

  什么是溢出性蛋白尿?首先大家要先弄清楚蛋白尿是什么。然后才能得出其他一些结论,也只有弄清楚概念,才可以把治疗的路线理清楚。那么什么是溢出性蛋白尿?下面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录 1.什么是溢出性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有几种类型 3.蛋白尿遗传吗 4.溢出性蛋白尿康复保健 5.溢出性蛋白尿的危害

1什么是溢出性蛋白尿

  作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肾病,慢性肾炎给我们的患者。带来了诸多危害,对于患者的健康问题有着极大的影响。慢性肾炎有何种症状呢?下面就一同来看看,争取在了解症状后可以及时的发现病情并且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肯定会出现尿异常的症状,通常患者的尿量,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一般患者在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尿量的增多。健康人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应不排尿或仅排尿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2次以上,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脏功能。

  另外由于病情在不断的进展,进入发病中期以后,慢性肾炎患者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贫血,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时候,患者的尿量也会发生着改变。贫血的患者如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是否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我们要记得,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很好的通过护理措施,巩固疗效和控制病情,那么当病情不断的恶化,慢性肾炎患者恶化到尿毒症时,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这时的尿量,也会发生的一定的变化。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检查肾脏功能。

  相信通过介绍,我们对于慢性肾炎这种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朋友们可以多掌握相关的知识,做到及早的发现并且治疗。

  

2病理性蛋白尿有几种类型

  病理性蛋白尿有4种类型,分述如下:

  (1)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淀粉样变、轻链沉积病、重链病及偶见于淋巴瘤或白血病。由于循环血液中某些低分子蛋白异常增多,肾小球滤过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阈值而出现蛋白尿。尿蛋白成分是免疫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及肌球蛋白。

  (2)肾小球性蛋白尿:分为暂时性及持续性两种。暂时性的见于某些急性免疫复合物病及药物或毒物(生物性、重金属)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持续性的见于感染性、肿瘤、某些蛋白质(如甲状腺球蛋白)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及淀粉样变引起的肾损害、微小病变肾病、阿波特(Alport)综合征(遗传性肾炎)及肾静脉栓塞等肾小球疾病。尿蛋白成分主要是白蛋白。临床根据尿蛋白质成分组成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及非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也分为暂时性及持续性两种。暂时性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后的蛋白尿及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持续性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炎症性肾间质一肾小管病变,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继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中毒性肾小管病变、代谢性肾小管病变(如慢性低钾血症、半乳糖血症)、免疫性肾小管病变(如肾移植后排斥反应)、遗传性肾小管病变(如Fanconi综合征、Albright病等)及原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尿蛋白为小分子量蛋白质,主要成分是β2微球蛋白、球蛋白片段及溶菌酶等。

  (4)组织蛋白尿:是指肾组织分泌的蛋白质,如果增多,说明相应组织发生病变,肾和尿路的肿瘤和炎症也可引起组织蛋白尿。组织蛋白包括远端肾小管分泌的汤一霍蛋白、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IgA)及前列腺产生的酸性磷酸酶。病态时,肾和尿路组织结构蛋白也可释放入尿中。

3蛋白尿遗传吗

  "网友求助"

  怎么治疗蛋白尿 蛋白尿遗传吗?

已治疗一年多,现潜血仍为2+,服用的主要药物为:帝益洛、雷公藤、强的松、卢丁、潘生丁、肝泰乐、多抗甲素等,请问饮食应该注意什么?能否上学?愈后如何?谢谢!如何治疗紫癜性肾炎蛋白尿肾炎康复片治疗蛋白尿怎么样怎么治疗蛋白尿蛋白尿遗传吗?

  共3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76442014-08-30 10:40:36

  肾脏受累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尿检可见红细胞,无水肿,高血压。部分患儿表现为血尿和非肾病水平蛋白尿,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重者表现为尿中泡沫明显增多,大量蛋白尿,伴低白蛋白血症,达到肾病综合征。更为严重者起病时既有持续肉眼血尿,伴肾功能下降,可伴有高血压,水肿。

  有用(0)

  会员92277912014-08-30 10:45:36

  急性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尽可能查找过敏原,注意慢性鼻窦炎,龋齿,胃炎等感染灶予以去除,停用可疑的食物或药物。免鱼虾蛋奶饮食。可用维生素C和钙剂,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对控制反复的皮疹及减轻肾脏损害有一定效果。

  有用(0)

  会员92272452014-08-30 10:50:36

  病程中反复出现皮肤紫癜,表现为大小不等,微突皮面,紫红色皮疹,对称分布于下肢,臀部,可累及上肢,甚至全身,一些患儿耳,口腔粘膜亦可见到皮疹。一些患儿可见到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皮肤局部非对称性肿胀,时隐时现。皮疹可分批出现,持续时间可达1个月,一些患儿可多次反复发生,甚至1-2年后仍可再发

  有用(0)

4溢出性蛋白尿康复保健

  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肾脏B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定。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肾病综合症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在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移植排异反应中,蛋白尿是肾脏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事实上这些疾病的缓解,尿蛋白质排泄的减少,不论是自发的还是通过积极治疗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5溢出性蛋白尿的危害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

  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

  蛋白尿重吸收各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 以致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孕妇蛋白尿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对蛋白尿的现象十分的担心,而且也十分想要弄清楚孕妇蛋白尿怎么回事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孕妇朋友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也都发现了患有蛋白尿的症状,令很多女性朋友十分的担忧。

  蛋白尿是各种肾病所体现的一种症状的体现,目前很多孕妇患者也都出现了这种现象,但是很多患者对蛋白尿怎么回事并不了解,如果怀孕女性出现这种现象,就要提早治疗了,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会致命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怀孕女性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怀孕女性蛋白尿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是世界上孕产妇三大死因之一。

  (1)高血压:血压>130/90mmH?溃?或与基础血压相比,收缩压>30mmH、舒张压>15mmH。

  蛋白尿(2)浮肿: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

  (3)孕妇蛋白尿、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 /24小时。先兆子痫为血压>160/110mmH

  肾病治疗网专家介绍,针对蛋白尿怎么回事一定要引起孕妇的高度重视,该症状是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的一组综合征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怀孕女性的蛋白尿及水肿。因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进而出现心脏后负荷量增加,肾脏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痉挛缺血缺氧,患者可出现水肿尿蛋白,同时脑血管也发生痉挛,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进而出现心脏后负荷量增加,肾脏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痉挛缺血缺氧,患者可出现水肿尿蛋白,同时脑血管也发生痉挛,导致头晕、头痛、呕吐,更为严重的是当脑部运动中枢缺血缺氧时,患者可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抽搐,昏迷,甚至脑水肿,脑溢血。

  浮肿是孕妇蛋白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临床休息6~8小时后,浮肿不消退,或每周体重增加0.5公斤。怀孕女性的尿蛋白、尿常规有蛋白或尿蛋白定量>0.3/24小时。先兆子痫为血压>160/110mmH,伴水肿、头昏、胸闷、眼花等症状,子痫则伴发抽搐、昏迷。患了妊高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按时检查,积极治疗。那种担心胎儿的生长而拒绝服药的想法是错误的,更是危险的。治疗妊高征的目的主要是解除全身小动脉痉挛,降低血压、利尿。产科门诊医生所开的药,应是在考虑母婴安康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安全、经临床实践表明具有显著疗效、而又没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怀孕女性出现蛋白尿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表现,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怀孕女性缺氧而致命的,因此患者对此现象一定要重视,发现有这种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