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低下有什么症状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疾病的困扰,而这些困扰往往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是可以逐渐缓解甚至是完全康复的。甲状腺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们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成人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他们出现很多病症,那么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有哪些呢?

目录 1.甲状腺功能低下有什么症状 2.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 3.如何预防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4.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方法 5.警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甲状腺功能低下有什么症状

  1、面色苍白,眼脸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肤乾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体重增加,少数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并发冠心病,但一般不发生心绞痛与心衰,有时可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重症者发生粘液性水肿性心肌病,

  4、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胆囊收缩减弱而胀大,半数病人有胃酸缺乏,导致恶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5、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强直,可伴有关节病变如慢性关节炎,

  6、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久病闭经,不育症;男性阳萎,性欲减退,少数病人出现泌乳,继发性垂体增大,

  7、病情严重时,由于受寒冷,感染,手术,麻醉或镇静剂应用不当等应激可诱发粘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低体温(T〈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力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发生昏迷,休克,心肾功能衰竭,

  8、呆小病:表情呆滞,发音低哑,颜面苍白,眶周浮肿,两眼距增宽,鼻梁扁塌,唇厚流涎,舌大外伸四肢粗短,鸭步,

  9、幼年型甲减:身材矮小,智慧低下,性发育延迟。

2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

  1.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为遗传性疾病,但其遗传特征不甚清楚,常有家族性,同胞可同时发病。大多为部分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可发现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有时为异位甲状腺。偶可由母亲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受131 I治疗或其他有害物质而使胎儿甲状腺发育出现障碍。

  2.甲状腺肿大型:多为遗传性,称家族性甲状腺肿大型克汀病。由于甲状腺素的合成或代谢异常而致。其异常可发生在8个不同的环节,但有的缺陷仅在一。两个家族有过报道。

  (1)甲状腺摄取或转运碘障碍:可能是酶的缺陷使碘化物进入细胞的"碘泵"功能异常,吸碘率及唾液碘/血浆碘比率降低。

  (2)碘有机化缺陷:过氧化酶缺陷而使得甲状腺不能将无机碘化物变为有机碘,过氯酸盐排泌试验异常。其种类较多,其中引起完全性碘约有机化障碍者可产生克汀病,但不引起耳聋;而在碘的不完全性有机化缺陷对出现甲状腺肿和耳聋,但无智力障碍 (Pendred综合征)。

  (3)碘化酪氨酸偶联缺陷:由于络合酶缺陷而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尿131 I排泄增高,

  (4)脱碘障碍:脱碘酶的缺陷而使碘的再利用受阻,可见131 I标记碘化酪氨酸尿中排泄增加。

  (5)甲状腺球蛋白代谢异常:甲状腺球蛋白合成障碍而生产不正常的碘化蛋白。它们不能进行脱碘而从尿中大量排出,故尿中碘化组氨酸增多,血浆层析亦发现异常蛋白。

  (6)甲状腺素分泌困难:巨噬细胞胞浆颗粒的蛋白水解酶缺陷而致甲状腺球蛋白分解释放T3,、T4发生障碍。

  (7)甲状腺对促甲状腺素 (TSH)不起反应:极罕见,甲状腺不肿大,吸131I试验正常,TSH增高而生物活性正常,体外甲状腺组织代谢试验亦对TSH无反应。

  (8)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不起反应:细胞核受体异常而使甲状腺素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3如何预防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

  一、预防

  1、一级预防 为针对甲低危险因素和病因的预防。

  (1)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习惯,注意平衡膳食,微量元素、药物对甲状腺均有影响。

  ①土壤、井水、河水含过多的钙、锌、氟、有机硫复合物,可致甲状腺肿或较强的抗甲状腺活性。有些水源被细菌污染,可能由于细菌毒素而致甲状腺肿。

  ②药物影响:保泰松、硫胺类、对氨水杨酸钠、硫氢酸钾、硫脲嘧啶类、四环素、秋水仙素、过氯酸钾、硝酸盐、碳酸均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而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长期用药可影响碘的摄取和甲状腺素的释放而引起甲状腺肿,如有些哮喘患者,长期应用含碘药物致甲状腺肿,甚至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③食物中含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白菜、油菜、卷心菜、芸香菜、木薯、水薯、大豆、核桃等含有某些阻抑甲状腺合成的物质,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如大豆食物能阻抑肠道对经由胆汁排泄的甲状腺素重吸收,使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肠道排出。木薯含氰酸糖苷,食后易生成硫氰酸盐,致阻抑甲状腺摄取碘并阻抑肾小管对碘的重吸收,使尿碘增加。

  虽然食物经研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上述作用,但临床单纯食物引起甲减没见报道。

  (2)预防各种感染因素,以防止启动自身免疫过程及直接感染甲状腺引起炎症病变。

  (3)参加量力而行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4)若发现甲低类似情况马上到医院检查。

  2、二级预防 对象是甲低患者,目的是防止出现甲低的各种并发症、及早确定诊断和合理治疗,使病情稳定。

  如可以防止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贫血、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引起的精神异常。

  3、三级预防 对已经出现甲亢并发症的患者,积极治疗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防止心衰、昏迷等的发生。降低由严重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致残率。

  4、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甲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病因各异。

  (1)原发性甲减约占90%以上,有人认为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大多为获得性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的结果。病因可为:

  ①炎症: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或病毒感染所致。据报道约有80%患者血中存在抗甲状腺抗体。并常常和风湿病、白斑病及恶性贫血等免疫病并发。本病可产生甲状腺自身免疫性萎缩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这是老年甲减的主要病因。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认为是由于先天免疫监视缺陷,在某一特定条件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K细胞,破坏了被此免疫复合物所包裹的甲状腺细胞。

  另外,由于甲亢治疗不当所致。

  ②甲状腺次全切除过多。

  ③131I治疗剂量过大。131I治疗的主要后遗症为甲减,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则为永久性,后者又可分为早发性甲减和晚发性甲减。协和医院对211例随访10年,发生甲减者有5.2%,其中早发者2.8%,晚发者2.4%。国外报道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逐年增加2%~3%,10年后可高达30%~50%,这与国外用131I剂量较大有关。

  ④抗甲状腺药物使用不合理(过量)。

  ⑤长期应用胺碘酮也可发生继发性甲减,但多为暂时(可逆)性甲减。有些老人也可造成永久性甲减。少数高碘地区也可发生甲状腺肿和甲减,据统计每天摄入碘化物超过6mg者易于发生。

  ⑥缺碘引起者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

  ⑦许多含单价阴离子(如SCW-、CLO4-、NO3-)的盐类和含SCN-前体的食物均可抑制甲状腺摄碘,引起甲状腺肿和甲减。

  ⑧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等所致甲减。

  ⑨其他,如甲状腺内广泛转移癌等。

  (2)继发性甲减: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疾病致TSH不足而发生继发性甲减。常因肿瘤、手术、放疗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所致。垂体前叶被广泛破坏者,常有复合性垂体激素分泌减少表现;个别原因不明者可表现为特发单一性TSH分泌不足。下丘脑TRH分泌不足可使TSH及TH相继减少而致甲减,可由下丘脑肿瘤、肉芽肿、慢性炎症或放疗等引起。

  5、干预措施 保持良好健康体质、正常免疫状态,预防细菌、病毒等感染;慎重应用含碘药物及补充碘剂;针对甲亢治疗掌握要恰当,如手术131I治疗用药;及时发现和治疗垂体及下丘脑疾病。与遗传有关者有待基因修复治疗。

  6、社区干预 通过专业人员的深入工作指导预防缺碘和合理补碘。当含碘药物必须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针对一些感染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在社区发现和治疗甲减病人,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4甲状腺功能低下治疗方法

  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为主。

  2、对症治疗: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状腺片或左旋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升压、给氧、输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

  3、继发性甲减的治疗:

  下丘脑性、垂体性甲减患者主要补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应先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

  【主症】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记忆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易落,便秘,全身浮肿,舌苔白腻,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健脾温肾。

  2、心肾阳虚

  【主症】虚患者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憋痛,神倦嗜卧,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沉迟或结代,可见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中医怎样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治法】温通心阳,补肾益气。

  3、阳气衰竭

  【主症】此型常见于黏液性水肿昏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表现为神昏肢厥,皮温下降,声低息微,肌肉弛张无力,舌淡体胖,脉微欲绝。

  【治法】振奋阳气、救逆固脱。

5警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小儿先天性早状腺功能低下也称呆小病,可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的缺陷所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是由于甲状腺不反育或发育不全,可能是母亲患某种甲状腺疾病,血流中产生的甲状腺抗体,这种自加抗体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破坏胎儿全部或部分甲状腺组织,或者母孕期应用了抗甲状腺药物,抑制了甲状腺系统的合成。

  还有促甲状腺素的缺乏,常见于特发性垂体功能低下,或下丘脑,垂体发育缺陷,使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还可能是甲状腺或靶器官应性低下。

  在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时期延长,故而有生后即有腹胀便秘,睡眠多,对外界反应迟顿,喂养困难,哭声低,嘶哑,体温低,生后半年即可出现典型的症状,有特殊面容,头大颈短,皮肤干燥,面部有粘液水肿,眼睑水肿,眼距变宽,鼻梁扁平,舌大而厚,常伸出口外,腹胀,有脐疝,身材矮小,躯干四肢短,动作迟顿,智力低下,反应慢,食欲差,运动少,表情呆板。

  若因碘缺乏而致的地方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明显,以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聋哑为特征。

  目前我国产科已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的筛查,发烧病例及时治疗,可不遗留后遗症,发现愈早治疗愈早效果愈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