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2022-09-13 14:34:39

吴涛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传统观点认为,足底筋膜炎是由于足底筋膜遭受反复过度牵拉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该疾病好发于身材过于肥胖或运动过度的人群。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会大大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需要及早发现,及早采取相应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为足部极为重要的结构,足底筋膜起到十分重要的减震、支撑作用。一旦筋膜处由于过度牵拉而出现无菌性炎症,便会导致足底疼痛等情况的发生。足底筋膜炎初期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和脚掌部位的疼痛与不适感,有时轻压足底处时,疼痛感还会有所加剧,并且会持续地存在。一般来说,在足底筋膜炎发生初期时,患者在早起下床时便会有所感觉。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承受人体重量,因此会处于收缩状态。早晨突然下床足底初次接触地面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程度的刺激,处于疾病发病的早期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反应。

除此之外,在足底筋膜炎早期发病时,患者在行走较长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牵拉,使人感到较为明显的紧绷感。如若此时患者仍然继续行走或超量运动,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会逐渐增多,足底触地疼痛的症状又会再次出现。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最终患者甚至站立休息的时候足底也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

足底筋膜是一种筋膜组织,其本质并非肌肉,因此当长期承受超过自身负荷的压力时,相应结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筋膜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引发疼痛。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足底筋膜的保健,防止运动过度或长期站立。当足底筋膜炎早期症状开始显现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疾病愈演愈烈,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