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究竟咋回事?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1-05-18

近日,《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在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提醒:女性进入40岁后需要关注血压,避免日后增加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对6381名女性和5948名男性的研究,调查结果声明:

对比血压较为正常的同龄女性,进入40岁患有轻度高血压,又或者50岁时患有心脏病的风险,要足足高出一倍。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到2.45亿

据数据显示,国内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45亿,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很多人都被高血压所困扰,

一旦患者患上高血压,只能依靠药物等手段控制,还有可能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随时都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很多人都不懂中国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的原因在哪里。

实际上,这和年轻人的饮食、作息以及不良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医生表示,之所以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很可能和以下4个习惯有关。

1、长期熬夜

对于现代人来说,熬夜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欢在晚上上网、玩游戏、娱乐等等,但这样的坏习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有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血管等器官和组织会在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进行休息和修复,如果经常熬夜,脏器和组织就无法进行修复,造成严重受损。

而熬夜还会造成大脑皮层过于兴奋,从而造成血压上升,有这种习惯的人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会更大。

2、久坐不动

现代人由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经常久坐不动,很难抽出时间做运动,或许平时看不出什么,但这样的习惯却很容易引发高血压。

因为当人经常久坐不动时,体内脂肪以及胆固醇就会不断在体内堆积,很难进行燃烧和消化,长此以往不仅身材会发胖,血压升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因此,久坐不动也是引发高血压发作的一个“帮凶”。

3、长期吸烟喝酒

很多人都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或聚会,都很难避免接触烟酒,但如果养成了长期吸烟喝酒的习惯,那么就有可能诱发高血压。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血管的损害非常大,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心率过快,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而酒精也会对心脏等器官造成刺激,让心肌出现异常收缩,还有可能刺激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4、不健康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很多人都对烧烤、火锅、油炸食物情有独钟,但这样的食物虽然美味,却对身体健康很不利,也是高血压发作的诱因之一。

有些人平时不注意运动,再加上有着不健康饮食的坏习惯,这对血管健康十分不利,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血液浓稠度增加,加大了高血压发作的几率。

高血压患者,晨起尤为要注意

受到人体生物钟的影响,血压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起伏变化。而在生理情况下,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比睡眠时增加 10%~20%,尤其是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睡眠。

因此,一般晨起这段时间,血压都会明显上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晨起这段时间往往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对风险,足足增加了5倍。

然而,我国目前有6成的高血压患者都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因此清晨血压也成为了血压管理的盲区。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建议晨起时切勿立即起床,可以先在被窝里动动手脚,缓解下身体再起身。

另外还需要合理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同时还需避免剧烈运动,建议将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上一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哪些?保

下一篇:胆囊炎影响生活?提醒患者:想要
大家都在看
医生告知:若想老了心脏不折腾,这6件“伤心事”要少做!

对于人体来说,心脏的存在就像是发动机一般,我们的所有活动都需要依靠心脏泵血来得以维持。心脏虽然强大到能够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它同时又是非常脆弱的,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给它带来伤害。比如说在

我又不抽烟,为何还会有肺癌?还有哪些会引起肺癌?一文告知

关于肺癌,其可怕性想必大家都能认识到。对于我们的肺而言,还真是多灾多难,既有躲不掉的雾霾天,也有难以逃的二手烟。作为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多数肺癌在已出现时,就往往已经是晚

长期尿黄异味大,排除了“喝水少”,可能是肝肾问题,早检查

人生在世,吃、喝、拉、撒、睡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太频繁,往往容易让人忽视。就拿排尿来说,正常情况下人体在白天每天需要排尿4到6次,在夜间需要排尿0到2次。人

血管不好百病生?血管发生“堵塞”,身上哪些症状会有所体现?

医学专家说过一句话,叫做“人与动脉同寿”,这里提到的动脉指的就是血管。几个字形象的表明了血管和健康的密切关系,因血管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心脏的作用下,将营养物质氧气和血液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并且将代谢的垃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