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每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之所以设定这个日子,主要是因为“5.25”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
但遗憾的是,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依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抑郁症、焦虑症,已成为大、中学生的流行心理疾病
据2018年中国健康委表示,目前有将近3000万的儿童与青少年出现抑郁情况。
而在2012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陆25个地区的10-15岁青少年中,出现抑郁倾向的病例为20.3%。
这也意味着:每5个孩子就有1个出现抑郁倾向。
抑郁症,焦虑症,究竟该如何区别?
与大家想的不一样,抑郁症并非心理脆弱,更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共同诱发,是一种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疾病。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神经内分泌异常、睡眠和脑电生理异常、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化学等,临床上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若按特定群体来分,则可以将抑郁症分为老年抑郁症、儿童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三个类型。
而焦虑症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忧虑、恐惧等情绪在几分钟内就能达到顶峰,且会持续一段时间。
焦虑症在发作时难以控制,因而会对日常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症的类型较多,比如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分离焦虑症等。
焦虑症与抑郁症都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如何分清焦虑症与抑郁症呢?
1、有无自杀念头
重度抑郁症患者大都会极端否定自己,觉得未来没有太大希望,因而时常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而焦虑症患者虽然也有很多不良情绪,但不会过度地看轻自己,因此自杀的概率很小。
2、发病年龄及情绪不同
焦虑症好发于35岁及以上人群,尤以老年人最易中招。而抑郁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抑郁症患者的兴趣爱好会逐渐丧失,对家人朋友也很冷漠,但焦虑症患者在这些方面是正常的,但会过分焦虑。
3、抑郁症患者通常也有焦虑症
抑郁症患者通常还患有焦虑症,但抑郁为主要特征,而焦虑症患者一般只有怀疑、害怕等情绪反应,但二者都会对还未发生的事情有强烈的焦虑感。
想要分清患的是哪一种病症,必须进行专业的心理诊治才能确诊。
有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的概率高达80%,如果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应在治愈抑郁症之后再治疗焦虑症。
4、症状不尽相同
焦虑症患者经常会感到心烦意乱、紧张不安,害怕有灾难降临,同时还伴有头晕、手脚僵硬、肠胃不舒服等症状。
而抑郁症在有这些症状的同时也有毫无动力、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
抑郁症患者的回避心理会较为明显,对社交等日常的事物几乎都没有兴趣,而焦虑症患者只是回避一部分事情。
焦虑症可引起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出汗等与植物神经有关的症状,而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身体沉重、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诱发的症状。
虽然这二者的某些症状很是相似,但却是不同的两种病症。
然而不管是哪种疾病,都应及时地调理和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尤其随着近几年,关于青少年自杀自伤的事件屡次发生,一次又一次暴露出我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知不足。
但我们都需要知道,这些并不代表孩子变得脆弱,他们只是因为情绪问题无法及时排解。
那些深陷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们,不是矫情,也不是脆弱,只是生病而已。
#学生即将能接种新冠疫苗#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再加上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加持下,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让进入春节的中国无疑遭受一次巨大的考验。不过好在经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不断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也正是因为这种生活节奏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高尿酸。高尿酸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并且
高血脂这种疾病在不同年龄跟性别的人群中都可发生,而且随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也会增加。该病跟饮酒、吸烟、超重、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会出现黄色瘤、早发性的角膜环等症状。除了这些症
脑梗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一旦发作,可轻易夺走患者的生命,即使有幸抢救回生命,也多多少少会留下诸如瘫痪、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有调查表明,脑梗近几年发病年龄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