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4 11:50:54
在人类医学历史中,总不缺乏这样的故事:一款原本用于治疗a疾病的药物,意外地被发现有治疗b疾病的神奇效果。其中,这个故事最广为流传——曾经在心血管药物中差强人意的“VIAGRA”,被发现可有效治疗性功能障碍。
这样的故事并没有停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种原本用来抗焦虑的药物戊诺酰胺(valnoctamide)会被用来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一种常常被人忽视,但易引起胎儿严重出生缺陷的病毒。
当地时间6月19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教授anthony n. van den pol作为通讯作者,在《神经科学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预示着这一种可能。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和圣杰勒德医院、中国中南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小鼠模型中,戊诺酰胺可以直达大脑,通过阻挡病毒附着于宿主细胞,抑制巨细胞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最终显著拦截巨细胞病毒对新生小鼠大脑的攻击。这和现有的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机制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观察到,戊诺酰胺对新生小鼠的神经发育没有什么副作用。
巨细胞病毒常见却常被忽略,它和寨卡病毒相似,却比寨卡更为普遍。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万个儿童被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往往在母亲的孕期发生,对母亲来说并无大碍的巨细胞病毒却会引起胎儿的脑损伤,包括脑体积缩小、小脑发育不全、神经元丢失等。有的胎儿一出生便有感染迹象,有的则在后期成长中逐渐发病。
目前,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因多具有致畸性和毒性,往往不被建议在孕期使用。预防该病毒的疫苗更是尚未研发出来。
戊诺酰胺是一种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上市的抗焦虑药物。在50来年的时间里,戊诺酰胺被单纯地用作一种镇静药。直到去年,科学家惊奇发现,它似乎和巨细胞病毒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因为它能减少小鼠体内的巨细胞病毒水平。
戊诺酰胺会不会就是人类一直在寻找的对抗巨细胞病毒的“士兵”呢?科学家需要进行漫长又严谨的科学研究,方能回答这一问题。而这次来自美国、意大利、中国的研究团队所要探究的是,对于巨细胞病毒给大脑造成的破坏性伤害,戊诺酰胺能否担起大脑“守卫”的重任?
研究人员在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小鼠上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欣喜,被注射少量戊诺酰胺的小鼠存活率比对照组的更高,生长得也更快。
但,戊诺酰胺会不会有副作用?毕竟,它还是一种抗焦虑药物。研究人员评估了成长到“青少年期”的实验鼠,和对照组小鼠相比,这些实验鼠并未出现异常的社交反应或运动障碍。进一步地,在检测巨细胞病毒的攻击对象——大脑的星形胶质细胞时,研究人员发现,巨细胞病毒的数量已经只有注射戊诺酰胺前的百分之一。
“这太有用了,将来或许可以用于孕期的妇女、新生婴儿,而且它的副作用很小。”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儿童传染病专家hermione lyall没有参与该研究,她在接受《新科学人》杂志采访时评论道。
随着抑郁症患者的日益增多和精神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抗抑郁药的新品种开发也与日俱增.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分为如下三类.三环类抗抑郁药:为目前较常用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等.其药理作用与阻断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有关,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从前阵子对于假疫苗事件起,注定2018年是个不太平的一年。很多学龄前儿童,因为假疫苗事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高价的进口疫苗注射,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但最近发生的一起儿童药物黑名单更是让家长们怀疑,国内到底还有没有符合儿童的药物了!
对于近期的假疫苗问题,国家药监局、证监局对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采用零容忍、高处罚的的惩治,彰显药品采用最严管理的决心。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长春长生公司存在以下八项违法事实:一是将不同批次的原液进行勾兑配制,再对勾兑合批后的原液重新编造生产批号;二是更改部分批次涉案产品的生产批号或实际生产日期;三是使用过期原液生产部分涉案产品;四是未按规定方法对成品制剂进行效价测定;五是生产药品
抗组胺药是指通过和组胺受体结合以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在皮肤科一般指H1受体拮抗剂,主要拮抗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