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酸汤子,9人皆中毒死亡?卫健委提醒:近期慎吃这类食品

发布时间:2020-10-20 18:46:18

据媒体报道,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一户人家发生食物中毒。

根据调查,起因是一共有9人食用酸汤子,截止19日中午,47岁的李女士不幸离世,整起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均已抢救无效死亡。

酸汤子中毒,罪魁祸首便是米酵菌酸

此次的中毒事件,祸根便是自制的酸汤子,由于夏秋季节所制作的发酵米面制品,容易遭受椰毒假单胞菌所感染。

而这种细菌又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这种细菌寻常的高温煮沸都无法破坏其毒性,进食后2-24小时内就会引发急性中毒,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再加上这种细菌目前也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米酵菌酸的死亡率可高达30%-50%

据目前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我国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就达到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国家卫健委提示: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

通常酵米面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浸泡、发酵时间过长,就会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的污染。

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呢?

寻常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都是属于酵米面类食品。

家庭自制酵米面需要经过十几天以上的浸泡,很容易遭受污染,所以不建议自制该类食品。

另外,银耳、木耳泡发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所感染!

隔夜泡发的银耳,到底能不能吃?

事实上,隔夜泡发的银耳能不能吃,主要看贮藏条件,是否会导致银耳一夜之间变质。

由于银耳比较特殊,干燥的银耳的确可以贮藏很长的时间,但泡发后不容易保存。

如果保存的条件不好,银耳中的营养成分经水长时间浸泡后,会成为微生物的食物来源,导致细菌滋生,最后使银耳产生米酵菌酸,食用之后对身体有害,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从而导致中毒。

毒素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泡发的时间太久,并且温度过高没有做好密封,导致银耳发生变质的几率增加。

正常的银耳泡发后是不会变质产生毒素的,只要保存环境良好,银耳没有变质,即使过夜了也可以放心食用。

这些情况,最好别吃

1、夏季未冷藏不可以吃

若在夏季,将银耳存放在30℃以上的室内,而不是放入冰箱冷藏,极有可能一夜之间变质,导致大量细菌繁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会损害肝肾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的银耳不建议吃。

2、未密封容器中不可以吃

若泡发的银耳没有密封放在持续加热的容器中,锅内温度又不低,细菌很容易繁殖,容易遭受污染,这种隔夜的银耳不可以食用。

另外,泡发的银耳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放太久,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所以需要注意泡发银耳的保存环境,尽量在低温、密封的情况进行保存,避免银耳出现变质。

食用前还需要检查是否有无发粘、异味又或者不成形的现象,如果出现就务必要丢弃,切不可食用。

除了银耳,泡发木耳等干货食物,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建议大家在食用此类干货食物的时候,提前泡发2-3小时即可,泡发后直接熬煮然后食用。

上一篇:《柳叶刀》千万人研究揭示:不仅

下一篇:胆囊炎影响生活?提醒患者:想要
投诉
大家都在看
三高人群的“福音”:每天喝杯柠檬水,控制血糖,排出尿酸
三高人群的“福音”:每天喝杯柠檬水,控制血糖,排出尿酸

“三高”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不论是在电视节目,还是医生口中都可以听到。通常情况下,“三高”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有另一种说法表示高血脂应被高尿酸所代替。但事实上,不管是高血压,高血糖,

劝告:高血压患者,这4点要当心,否则血压容易失控!
劝告:高血压患者,这4点要当心,否则血压容易失控!

高血压是一种特别多见的血管类疾病,指的是流动血液对血管壁压力值一直高于正常值的现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会出现较大的不适症状,但是,血管壁承受的压力会比较高,很容易损伤的血管健康。所

抑郁症有6个明显表现,很多人患病却不自知,赶紧了解一下
抑郁症有6个明显表现,很多人患病却不自知,赶紧了解一下

提到抑郁症,大家不陌生,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尤其是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或者遭受了精神刺激,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神经递质紊乱,进

脑出血发生前,恶心、欲呕、意识改变,5个信号希望你抓住
脑出血发生前,恶心、欲呕、意识改变,5个信号希望你抓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类疾病发作速度非常快,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日常防护非常重要。脑出血在发病之前,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来提示人们。记住这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