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30 19:35:01
每天有一个好的睡眠,能够缓解身体上的疲劳,消除一些不良的情绪。还可以使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自我修复,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
但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不少人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睡眠受到影响,很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睡不踏实等现象,导致睡眠质量快速降低,还会影响到整体的健康。
所以有不少人想知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坏习惯有哪些?
一、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导致现代人睡眠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睡前长时间使用一些电的产品有关,比如长时间关灯玩手机。
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当中,就会影响到睡眠。
很容易使人出现失眠,或者是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当中的情况。
而且在关灯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电子屏幕上的亮光会导致人体停止分泌褪黑素。一旦褪黑素降低,睡眠质量自然就会下降。
二、长期出现不良情绪
对于长期出现不良情绪的人群来说,也会导致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尤其是在睡觉之前一段时间里,如果出现了焦虑、紧张、抑郁、愤怒,或者是过于激动的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体内的各类激素水平也会异常分泌,就会使人处于激越状态当中,从而影响到睡眠。
三、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对于一些上班族和学生族来说,在晚上10点之后,仍旧会处于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当中,容易出现饥饿现象,所以会选择吃一些夜宵。
而在吃夜宵时,很容易出现控制不好进食量的行为。
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其他器官也会因此受到压迫。这种压迫感会传递给大脑,使大脑的兴奋度增强,就会引起失眠现象。
而对于大部分减肥人群来说,在晚上的时候会减少一些食物的摄入,或直接不吃晚餐。
那么在睡觉时,就会出现严重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也会出现长时间入睡困难的现象。
而且由于不吃晚餐,胃部排空时间比较久。胃部会受到胃液的刺激,很容易出现胃痛、胃部灼热感,也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四、不规律作息习惯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群来说,会出现晚睡晚起的行为。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会直接导致体内的生物钟发生紊乱,就会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
而对于一些老年人群来讲,出现长时间睡午觉的行为。也会影响到体内的生物钟,从而出现长时间难以入睡,或者是容易惊醒的状况。
总而言之,以上4种行为是导致睡眠质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如果长时间压力过大,或者是用脑过度,以及长期处于轻劳力状态当中的话,也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睡眠问题。
所以说,想要拥有优质的睡眠,一定要避开以上这些因素。对于长期睡眠不好的人群来说,除了调整心态、饮食习惯、运动等方面之外,睡前半小时可适当的泡脚15分钟,或者是喝一杯加入蜂蜜的热牛奶,有着镇静、安神、促睡眠的作用。
2019年7月,我国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首次将糖尿病列入其中,由此可见我国糖尿病情况的严重性,它能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病足、肾衰等,危害患者的生
如果你仔细观察“癌”这个字,会发现在病字框下,隐藏着三个“口”!这不禁让人想起老一辈人说的病从口入,是否癌症也是如此,属于吃出来的疾病呢?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癌症的病因十分复杂,它是多种综合因素共
提到脑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脑梗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特别是人到中年,身体中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而且血管也慢慢的进化,容易造成血液供给不足的现象,这时大脑便可能出现各种
#学生即将能接种新冠疫苗#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再加上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加持下,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让进入春节的中国无疑遭受一次巨大的考验。不过好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