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男  2016-03-03 05:14:43

病情描述:

现在正在给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捏脊疗法来给孩子调理脾胃.补益肾气 孩子现在大便不爽,不成形,粘腻有臭味,舌质发紫发暗,舌苔厚腻,脾胃有湿热,夜寐不安,呼吸不通畅. 应重点对哪些穴位进行按摩? 提胃.脾.肠.心俞可以去湿热吗?小儿手上穴位大小肠经.心经.胃经只清不补可不可以?

您好,遗尿症亦称遗尿、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明确器质性病因而发生的不自主排尿.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尿湿床铺.少数患儿白天清醒时也可发生遗尿.中医称为“遗尿”、“遗溺”.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遗尿主要与肾及膀胱虚寒,不能固摄密切相关,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肺脾气虚,水液不撮及肝经湿热,蕴结腾胱,均可导致遗尿.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同时涉及肺、脾,肝.以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最多见.小儿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则闭藏失职,致使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遭,而发生遣尿.自幼缺乏教育,没有葬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而任其自遗,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夜梦纷坛,梦中尿床.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
  现代医学认为大部分病例摹排尿控制功能不成熟截止或睡眠觉曙困难所致,另一部分患者可09与娶幼儿时期排屎训练方法不恰当,或与心理情绪异常有关,遗传因素在本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少部分患儿是由于蛲虫病、脊柱裂、其他脊髓病变或大脑发育不全所致。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骤换新环境,小儿对生活环境的改变适应不良时,亦能暂时抑制已经获得的随时排尿功能而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 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小孩反复发烧很正常的,要多观察他有没有抽筋,不对劲的话,最好赶快去医院 医生开的药按时吃,我儿子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一天跑几趟医院了,我的淘宝牛魔王皮具世家照顾下

小孩反复发烧怎么办的问题,妈妈首先不要着急,我来帮你详细回答。可能回答有点多,请妈妈耐心看完。
  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以上是对“小儿捏脊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显示全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