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6 10:31:15
一说到青霉素,或许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
小时候时候生病去医院,医生给打一针青霉素,身体恢复得会更快,最重要的是,青霉素的价格不贵,老百姓基本上都用得起,没什么压力。
但后来却发现,医院反而开的青霉素越来越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看到青霉素的影子。
作为人类使用的第一种抗生素,为何青霉素会沦落到这样结局呢?
青霉素,曾在历史上拯救了不少生命
青霉素就是一种抗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细菌,效果很好,特别是在疾病初期。
早在1928年夏天,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赖特研究中心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忘记收拾实验台上器皿就去度假。
等到9月份回来时,弗莱明发现自己离开多日的实验室的器皿一个个都长满了不少细菌,其中就发现一个器皿上沾满了绿色的霉菌,并且开始向四周蔓延。
于是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个青绿色的霉菌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发现这个细菌能够消灭不少细菌。
随后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青绿色霉菌能杀死不少细菌,比如白喉菌、炭疽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
最终弗莱明将其自己发现也发表了研究,在1929年2月提交了有关论文《青霉素——它的实际应用》,随后被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随后1938年,德国和澳洲科学家钱恩和弗洛里基于这篇论文,在1941年成功分离出青霉素,最后青霉素很快在1944年在美国投入量产。
之后到了战争期间,青霉素不仅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性命,而且还使人平均寿命延长了15年。
基于对青霉素的贡献,最终弗莱明、钱恩以及弗洛里在194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是因为如此,这种药物才被广泛地应用起来,甚至使用了几十年,青霉素应用在临床上,在控制、灭杀细菌方面都起到了很大帮助。
既然青霉素这么好用,为什么用得越来越少了呢?
第一、使用局限性大
青霉素虽然很好用,但是它也存在不稳定性,特别是和现在新研发药物相比较,青霉素的主要使用方法是注射,但是不能口服。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使用途径就比较小了,使用局限性非常大,导致患者使用时没有那么方便。
第二、具有针对性
青霉素确实可以用来杀菌,但是也仅仅是针对初期的细菌才有好的控制效果。
而随着患者的疾病越来越严重,细菌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从而出现细菌的耐药程度逐渐加深。
之前使用的青霉素,不再适合使用于目前的细菌,又或者是新的细菌需要更强效的药物才能杀死。
第三、存在一定的风险
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过敏就是不良反应的一种,如果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现象,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过敏而导致死亡。
任何一种药物都会有“落幕”的一天,新的药物出现,功能更多,药效更好,老的药物自然就慢慢不再使用了,青霉素就是这样的。
也有人问,青霉素到底好不好用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以前生了小病,用青霉素作用很大,价格还那么便宜,自然就会觉得青霉素很好。
但如果患者本身疾病就很严重,并且身体比较敏感,这种药物就不能使用,一旦错误使用,反而会对身体带来更大的麻烦。
就比如孕妇,女性怀孕期间肯定不能使用青霉素,月经期间也不能使用。青霉素在使用之前,医生肯定要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判断出到底能不能使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一个好的个人形象,不但可以为自己增强自信心,还能在社交场合上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很多人都习惯在穿着、化妆等外表上下功夫,往往忽略了牙齿,但对于个人而言,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好牙,
近几十年我国经济、医疗、工业等多方面迅速崛起,国民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也因此逐渐提升,但某些疾病却也恰恰进入了爆发期。比如癌症的病发率正在逐年增长,我国平均每年新确诊的癌症患者就已经突破了400万,因癌
中国人喜欢“以行补形”,也正是因为如此,外表酷似大脑的核桃常常被当作“补脑神器”,就连很多商家也纷纷将核桃补脑当作噱头,大肆宣传。而四十岁以后的人,大脑机能有所降低,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每天吃核桃来补脑呢
虽说如今已走进“男女平等”的时代,但对于女性的歧视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关于“性”这方面,女性往往会遭受到各种非议,传闻称,女性私处毛发越是旺盛,就代表性需求越旺盛。拜托!大清亡了那么多年,为何这种思想还